词条 | 徐光启 |
释义 | Xu Guangqi 徐光启(1562~1633)(卷名:数学) ![]() ![]() 徐光启毕生精力主要用于农业水利、修改历法和督练新军,他同时认为数学是科学技术的基础,在历法、水利、音律、国防、建筑、财政、机械、地图、医学、统计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因此也十分重视数学的翻译和研究。 徐光启数学上的主要贡献是与利玛窦一起翻译16世纪欧洲数学家P.C.克拉维乌斯(利玛窦的老师)1574年注释的欧几里得《原本》前六卷,译名为《几何原本》。这是在中国现存的第一部数学译著,译文文字简练、意义准确,全部数学译名都是首创,其中许多至今仍在沿用,如点、线、面、直线、平面、曲线、曲面、直角、钝角、锐角、垂线、多边形、平行线、对角线、罄折形、相似、外切等等。有些虽与现今不同,但后者也是在徐光启原有名词的基础上加以改善的,完全弃之不用的极少。与克拉维乌斯的注释本和著名数学史家T.L.希思的欧几里得《原本》英译本比较,只有极个别的错漏与不妥的地方,梁启超称赞它是“字字精金美玉,是千古不朽之作”。 《几何原本》对当时科学与数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徐光启认为它是“度数之宗”,“举世无一人不当学”。他不仅把这种重视理论的精神应用到《崇祯历书》和《农政全书》的编译工作中,并且还试图用《几何原本》的演绎方法解释中国传统的数学。他所著的《测量异同》与《勾股义》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在《测量异同》中,他把中国古代的测量方法和《测量法义》介绍的西方方法比较,认为两者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中国的方法在公式推导过程中用到某一个定理或结论时没有说明它们的出处。徐光启按照《几何原本》的要求对引用的每个定理或结论都注明引自《几何原本》的某个定理或某著作的结论。在《勾股义》中,徐光启还按照《几何原本》的思想和方法重新解释中国古代的勾股数学,对已有推导的公式进一步加以严格化,对有些公式则用《几何原本》的定理重新给以证明。 《几何原本》对明以后数学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清初数学家梅文鼎与徐光启的态度不同,他认为《几何原本》前6卷的定理与中国传统的勾股数学可以会通。在《几何通解》中,梅文鼎根据勾股数学的方法证明了《几何原本》二、三、四、六卷的15个定理。与此同时,康熙皇帝请西方传教士入宫,讲解西方科学,《几何原本》是主要内容之一。清末数学家李善兰15岁通《几何原本》,并于咸丰七年(1857)与伟烈亚力继续译完《几何原本》后九卷;同文馆算学馆成立后,便把《几何原本》规定为必读的数学教科书。由此可见,《几何原本》在培养清代的数学人才,提供数学研究方法与充实数学研究内容等方面,是起了积极作用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