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斯坦贝克,J.
释义 Sitanbeike
斯坦贝克,J.(卷名:外国文学)
John Steinbeck (1902~1968)
  美国小说家。1902年 2月27日生于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雷县塞利纳斯镇一个面粉厂主家庭。他在母亲的熏陶下,从早年就接触欧洲古典文学作品,深受希腊古典文学、《圣经》和15世纪英国传奇亚瑟王故事的影响。1920至1925年间,他曾在斯坦福大学选修英国文学和海洋生物学课程,并从事各种体力劳动谋生。他修过公路,丈量过田亩,摘过水果,捕过鱼,与劳动人民有较多的接触。
  他在大学学习期间开始写作,1929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金杯》,是写17世纪海盗亨利·摩尔根爵士的历史传奇。随后发表两部小说《天堂的牧场》(1932)和《献给一位无名的神》(1933),都未引起重视。1935年,《托蒂亚平地》出版,立即受到文艺评论界和广大读者的欢迎。作者用幽默的语言深情描绘家乡蒙特雷地区一群懒散然而淳朴可爱的西班牙裔居民,把他们比作中世纪传奇中亚瑟王手下忠心耿耿的高贵骑士。1936年发表的《胜负未决的战斗》,写加利福尼亚州摘水果的流动农业工人不堪果园主的剥削和欺凌,在共产党员领导下举行了一次罢工。1937年发表的《鼠与人》写两个无家可归、无地可耕的流动农业工人的悲惨遭遇,同年由作者改编为话剧在纽约上演,获得剧评家奖。1938年发表的《长谷》是一部写蒙特雷地区淳朴居民的短篇小说集,其中包括中篇小说《红马驹》。
  《愤怒的葡萄》(1939)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美国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一部史诗。小说写俄克拉何马州佃农乔德一家在大企业的压迫下离开长期遭受干旱和尘暴的家乡,长途跋涉前往西部另谋生路。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加利福尼亚州,却又陷入果园主剥削与压迫的罗网。他们奋起反抗,参加摘果工人的罢工斗争。它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在美国人民中引起了十分强烈的反响。1940年获普利策小说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到欧洲当过战地记者,写过报道和宣传作品。1942年发表的《月落》,是一部写挪威人民反抗纳粹侵略者的中篇小说。《罐头厂街》(1944)仍写蒙特雷地区“可爱的游民”。《任性的公共汽车》(1947)写加利福尼亚一辆农村公共汽车上的乘客的遭遇。中篇小说《珍珠》(1947)写一个墨西哥渔民采到了一颗“稀世宝珠”,却招致了贪鄙的敌人对他全家的迫害,在随之而来的斗争中他虽然丧失了爱子,但也杀死了敌人,最后把宝珠扔回大海。这篇故事寓意深远,文字洗练,是一部优秀的作品。
  斯坦贝克后期的主要作品是两部长篇小说《伊甸园以东》(1952)和《我们的不满的冬天》(1961)。前者写塞利纳斯山谷一个家族从美国内战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家史,用写实和象征的手法描绘善与恶之间的斗争;后者写一家小杂货店的一个新英格兰世家的后裔幻想自己抢劫银行的故事,用尖锐辛辣的幽默批判美国社会虚伪的道德观念。
  他在成名以后曾任纽约和巴黎几家报刊的记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写的欧洲战场通讯,汇集为《从前打过一场战争》,于1958年出版。1940年他与好友海洋生物学家爱德华·里基茨在加利福尼亚海湾一起采集海洋生物标本,次年发表两人合写的报道《科尔特兹之海》,其中包括斯坦贝克对生活的许多看法。1947年游历苏联,次年发表《俄罗斯纪行》。1960年在美国游历,1962年发表《和查利同游考察美国》。
  斯坦贝克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1964年获得美国总统自由勋章。1968年12月20日因心脏病死于纽约。
  参考书目
 Peter Lisca, The Wide World of J.Steinbeck, 1958.
 Elaine Steinbeck and  Robert Wallsten, ed.,Steinbeck: A Life in Letters, 1975.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