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斯大林哲学思想
释义 Sidalin zhexue sixiang
斯大林哲学思想(卷名:哲学)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S.V.Stalin
  马克思主义者、20世纪苏联共产党和国家的领袖之一斯大林的世界观理论。
  И.В.斯大林,原姓朱加施维里,1879年12月21日生于格鲁吉亚梯弗里斯哥里城的一个鞋匠家庭。1894年在梯弗里斯(今第比利斯)正教中学读书时开始参加革命活动。1898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899年因革命活动被学校开除,从此成为职业革命家。这个时期,斯大林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还阅读了多种列宁著作,受到列宁思想的深刻影响。从1903年起,他就成为列宁的布尔什维主义路线的坚决拥护者。1912年他当选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并受党的委托领导俄国中央局工作。同年遵照列宁的指示创办《真理报》。从1901年 3月至1917年2月,他先后被捕7次,流放6次,从流放地逃出 5次。在这期间从未间断过反对沙皇制度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斗争。1917年二月革命后,他当选为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同年10月被选进党领导武装起义的总部。十月革命胜利后,斯大林任苏维埃政府民族事务人民委员、国家监察部人民委员等职,为粉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地主资产阶级的反革命叛乱作出了重要贡献。1922年 4月当选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的第一任总书记。
  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一直处于苏联共产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岗位。1941年5月至1953年3月,他先后担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和部长会议主席;在卫国战争时期,担任国防委员会主席、国防人民委员、武装力量最高统帅。1953年3月5日因病逝世。斯大林虽然有肃反扩大化和在晚年鼓励个人崇拜的错误,但是,他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理论家。他领导苏联布尔什维克党反对托洛茨基主义、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捍卫了列宁主义,维护了苏联党和国家的统一和团结;领导了苏联党和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科学地论证并在实践中证实了列宁主义关于可能在一个国家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领导了反对德国法西斯侵略的卫国战争,并领导了战后的恢复工作,使列宁缔造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斯大林的哲学思想同他的革命实践活动相适应,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1906~1907年,斯大林在他所写的总题为《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的一组文章中,初次系统地表述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和哲学体系,这个体系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他认为辩证方法就是要把社会生活理解为不断运动和不断发展的过程,辩证法就是生活中永恒存在的破坏和创造、新东西和旧东西、生长着的东西和死亡着的东西的辩证法。并以此批判了民粹主义认为事物凝固不变的形而上学观点。斯大林认为唯物主义指的就是“物质方面的发展,外部条件的发展,先于观念方面的发展,先于意识的发展”,同时,他反驳了把辩证唯物主义歪曲为庸俗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谬论。在文章中,斯大林还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要促进经济关系的根本改造的观点,并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这一组文章宣传和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许多基本观点。在20世纪初期布尔什维克批判无政府主义的斗争中有积极的社会影响和历史意义。但这些文章是他作为一个年轻的、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时候写的,因而包含有一些不妥当的观点。例如,他把质变等同于革命,把进化归结为单纯的量变,从而认为达尔文主义“不仅摈斥居维叶的激变,而且摈斥包括革命在内的按辩证法来了解的发展”;对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对存在的关系也作了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解释,认为观念的方面和物质的方面是同一个自然或社会的两种不同的形式,并断言“它们共同存在,共同发展”,而“决不能把它们看做不相依存的东西”。文章中的这些缺点在以后并未得到彻底克服。
  20~30年代中期,斯大林在捍卫和阐发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列宁主义、反对托洛茨基主义和其他反列宁主义派别的斗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时期斯大林的著作《论列宁主义基础》(1924)、《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1926)等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列宁阶段的实质和内容,捍卫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揭露了Л.Д.托洛茨墓“不断革命论”的荒谬性和反动性。在《论列宁主义基础》中,斯大林指出了列宁作为理论家的作用,指出了他的著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于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在这一时期,斯大林还领导了苏联哲学界对机械论和德波林学派的批判,捍卫了列宁的哲学遗产,肯定了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作为一个新阶段的划时代意义。但是,在这一时期斯大林把列宁哲学的内容仅仅归结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而对列宁其他著作的哲学意义重视不够;在对德波林学派的批判中,斯大林给Α.Μ.德波林的哲学立场作出了“孟什维克式的唯心主义”的政治结论,不适当地把政治问题和理论问题混在一起,开了一个不良的先例。


  30年代后半期,斯大林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所引起的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正确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剥削阶级必然消灭,以及剥削阶级消灭后社会主义国家的阶级关系的观点。他认为,在削灭了剥削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还存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但它们同资本主义社会中同样称呼的阶级、阶层已有根本性质的不同,是完全新的社会主义的阶级、阶层,它们之间的界线正在消失,阶级特殊性也在消失,经济矛盾和政治矛盾也在缩小、消失。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的理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阶级学说的有益探索。但到1937年,斯大林却又作出了社会主义事业愈前进阶级斗争愈尖锐的错误论断,成为当时肃反扩大化的理论依据。
  1938年,斯大林为《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历史简明教程》写了第4章第2节,随后出版了单行本,题为《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这篇著作中,斯大林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世界观,认为这一世界观就是用辩证的方法和唯物主义的理论来认识、研究、解释自然现象。他概括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的 4条基本特征:①把自然界看作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②把自然界看作不断运动和变化、不断更新和发展的状态;③把发展过程看作量变到质变的发展;④对象、现象的内在矛盾是辩证法的出发点,这种矛盾的斗争是发展过程的内在内容。斯大林还概括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 3条基本特征:①世界按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各种现象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不同形态;②物质是意识以外、不依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思维是高度完善的物质──人脑的产物;③世界及其规律完全可以认识,经过实践检验的知识具有客观真理意义。在论述历史唯物主义时,斯大林提出社会生产的 3个特点:①生产始终处在变化和发展状态,生产方式的变化引起全部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改造;②生产的变化和发展始终从生产力,首先是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决定生产的发展过程。生产关系依赖于并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它也反过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③新的生产力及其生产关系是在旧制度内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发生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简明、通俗的形式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许多原理,成为当时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读书,对广大干部群众和知识分子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起到了巨大作用,并有颇大的影响。然而这篇文章也有一些缺陷,如辩证法的四条特征论点本身是正确的,但第三条特征把质变只归结为爆发的飞跃,而忽略了质变的渐进形式的飞跃;第四条特征撇开了对立面的统一问题;四条特征还把否定之否定规律排除于唯物辩证法体系之外;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局限于研究生产,把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一重要问题仅仅放在阐明新思想的产生时简单提了一下,把历史简单地归结为生产方式的发展,忽视了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阐述。最后,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完全适应的论断,也是不正确的。
  斯大林在他晚年写作的两部著作《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从理论上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对一些重要的哲学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他强调事物发展规律的客观性,认为事物的逻辑是最重要的逻辑,因而人们必须承认并遵循客观规律。同时斯大林反对对客观规律的作用作宿命论的解释,反对把规律偶像化,反对去做规律的奴隶,认为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并驾驭它们,依靠利用它们来为社会服务。斯大林发展了自己在30年代把质变定义为爆发的飞跃的观点,提出了质变的飞跃采取突然爆发和逐渐过渡两种形式的论断,并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指出阶级社会中重大历史事变采取“爆发”形式的必然性以及无敌对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中逐渐过渡形式的普遍性,同时还提出了经济基础、意识形态以及诸如语言等社会精神生活现象的历史发展都是采取逐渐过渡的飞跃形式。斯大林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精神生活领域中并非所有现象都是上层建筑的观点,认为诸如语言这样的东西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因此,没有阶级性可言。在阐述生产关系的辩证的历史作用时,他指出,生产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充当生产力的推动者,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则是生产力发展的阻碍者,强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自觉调整生产关系的重要性。同时,他虽然仍坚持了30年代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完全适应”的提法,但已觉察到这一论断的问题,指出不能对这一提法作绝对的理解,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总是走在前面,生产关系只是经过一些时候才会被改造得适合生产力。斯大林论证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认为基础作为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经济制度,是由人们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任何基础都有同自己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他还指出,上层建筑并不是消极、中立地对待基础的,它是促进和巩固自己的基础、消灭旧阶级和旧基础的积极力量,因而它是有阶级性的。斯大林提出了自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对共产主义社会的预见,指出社会主义并不否认个人利益,而是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已经消失,但差别仍然存在,到了共产主义,这些差别中的本质差别将会消灭而非本质差别仍将保留;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是一个包括一系列经济改造和文化改造的历史阶段,这个过渡的实现将使劳动最终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他还探讨了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条件,提出了使产品不断增长和丰富,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需要,把社会文化发展到足以保证一切社会成员能全面发展的水平等要求,并对所有制的过渡,产品分配方式问题进行了探索。斯大林晚期的哲学思想也有一些错误的论断。他提出的上层建筑随着基础的被消灭而消灭的观点会导致否定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他简单地谈论上层建筑的阶级性,会导致忽视意识形态领域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批判继承问题。
  斯大林的哲学思想所经历的发展过程表明,他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未能认真学习和研究列宁的全部哲学遗产,尤其是忽略了《哲学笔记》的宝贵哲学价值和十月革命后列宁关于哲学研究的重要指示,这就使得他未能理解、揭示和继承列宁哲学思想的全面的丰富性和深刻性。斯大林在哲学上的贡献可以概括为:①阐述并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列宁主义阶段;②为坚持和普及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许多重要原理作了有益的工作;③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哲学上的探索,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关于斯大林哲学思想的评价问题,国内国际都存在着意见分歧,理论界仍在研究、讨论中。 (见彩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3: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