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斯宾塞,H.
释义 Sibinsai
斯宾塞,H.(卷名:哲学)
Herbert Spencer (1820~1903)
  19世纪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进化论者,实证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1820年 4月27日生于德比郡一个教师家庭。他只读过 3年私塾,1837~1841年从事铁路土木工程技术工作,1848~1853年任《经济学家》副编辑。后来专心于著述。1903年12月 8日死于苏塞克斯郡。斯宾塞著有一整套“综合哲学”,其中包括:《第一原理》(1862)、《生物学原理》(2卷,1864~ 1867)、《心理学原理》(1855,后分作 2卷,1870~1872)、《伦理学原理》(2卷,1892~1893)、《社会学原理》(3卷,1876~1896)。他的哲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第一原理》一书中。
  斯宾塞象I.康德一样,承认现象背后有实体存在,但却是不可知的。在他看来,可知的只是实体的表象,是经验现象;不可知的则是绝对的实体,即他所称的“力”。他认为物质是经验性派生物,就其最后本质来说是绝对不可知的。他声称,宇宙显示给我们的力量完全不可思议,而力之所以不可知,是因为证明这种力的试验都要预先假定这种力存在,经验方法却不能用来证明力的恒久性。这种不可知的力在斯宾塞的哲学中有着确定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一切终点的终点,是物质、运动、空间、时间等所有科学上终极观念的最后实体。它是宗教和科学调和的基础,因为宗教相信万物是超越知识的力量的表现。斯宾塞还认为,从力的恒久可以推论出各种力之间的关系恒久,可以说明进化和变化的一般原因。斯宾塞强调知识、科学有不可超越的界限,因为科学探索总要碰到一个不可解的谜,而科学所逐渐接近的那种最抽象的概念,溶解到了不可知的概念里面去了。他认为,知识限于经验范围之内,科学不过是将经验系统化,它是最高成就在于解释现象的秩序。斯宾塞的逻辑是:对一切可理解的东西的解释只说明后面还有不可理解的东西存在;可知物与不可知物是必然相关的。
  斯宾塞提出了不同于实证主义的创始人A.孔德的知识发展三阶段说的知识分类原则和方法。他把科学区分为具体的科学和抽象的科学,认为各种科学中最广泛的概括包容并统一了本部门中较狭窄的分支,哲学的概括则包容并统一了科学的最广泛的概括。在他看来,最低级的知识各部分之间是完全不相联系的,科学是部分相联系的知识,哲学则是完全相联系的知识。他把存在于生物界的自然选择原理(见达尔文主义)用于认识论,认为作为知识来源的经验是历代感受的积累,最适于描写经验的各种观念和理论世代相传,而别的则被淘汰。知识在他那里被当作应付环境的手段。他还把生物学用于社会,提出“社会有机论”。这一理论主张,社会象生物个体一样是一个有机体,生物有机体的不同器官有不同的机能,彼此互相协调,从而维持有机体的稳定。与此相似,一个社会也有不同的阶级,从事生产的阶级与主持调节(支配)的阶级职能不同;各个不同社会职能的阶级之间协调、均衡才使社会稳定。他以为社会的进化服从于生物进化的规律。
  斯宾塞的思想是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和社会学的重要的思想来源,它对中国近代思想家也曾起过启蒙作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