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斯拉维伊科夫,П.П.
释义 Silaweiyikefu
斯拉维伊科夫,П.П.(卷名:外国文学)
Пенчо Петков Славейков (1866~1912)
  保加利亚诗人、文学批评家、政论家。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其父佩特科·斯拉维伊科夫是著名诗人和民族解放运动活动家。他在中学时期就开始写作。1892至1898年曾在莱比锡攻读哲学和文学,受到尼采等人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回国后曾任国立图书馆馆长和剧院经理等职。因在作品中猛烈抨击君主制度,遭到当局的歧视,晚年被迫侨居国外,死于意大利。
  斯拉维伊科夫曾宣扬“纯艺术”理论,他在《艺术家的灵魂》(1899)等论文和《赞美超人之死》等诗中,否定艺术同生活的联系,反对描写社会题材。但是严酷的现实生活给他的思想和创作以很大影响,他的大部分作品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人民悲惨的命运,抨击了资产阶级君主制度。《叙事诗集》(2卷,1896~1898)具有揭露和批判倾向。在《祖国》(1893)一诗中,诗人称自己的祖国是充满泪水和苦难的国家。在《响彻云天》(1893)中,他指出人民苦难的根源在于贪官污吏的横行霸道。有些诗如《古怪的国家》(1897)、《真理之斧》(1910)等将揭露锋芒直接指向斐迪南国王。描写民族解放斗争题材的作品在他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代表作长篇叙事诗《血之歌》(1912)描写了1876年四月起义的过程,歌颂了人民群众革命热情的高涨,塑造了许多英雄形象。他还写了不少优美的抒情诗,收在诗集《幸福梦》(1907)中,或描写纯洁的爱情和青春的欢乐,或表现内心的忧愁和静静的沉思。其中许多诗在民间广为传唱,如《趁着你还年轻》、《形影不离的人》(1895)、《勇敢的好汉》(1898)等。按照民歌风格写成的长诗《拉利查》(1893)和《波伊科》(1897)反映了宗法制农村的生活。此外,他还翻译了普希金、歌德、裴多菲等人的作品,并写了许多有关西欧文学和俄国文学的论文。他的诗作风格清新明丽,具有浓厚的民歌风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