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伯恩施坦,E.
释义 Bo′enshitɑn
伯恩施坦,E.(卷名:经济学)
Eduard Bernstein (1850~1932)
  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派的首领之一。他曾一度宣传过科学社会主义,1895年F.恩格斯逝世后修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成为修正主义鼻祖。1850年1月6日出生在柏林一个工人家庭。1932年12月18日在柏林去世。伯恩施坦1872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俾斯麦政府的反社会党人法公布后,受A.倍倍尔的委托与K.赫希柏格(1853~1885)和K.A.施拉姆在苏黎世筹办《社会民主党人报》,从此他们三人在党内被称为苏黎世三人团。1879年夏,三人团曾发表文章,宣传改良主义思想,受到K.马克思、恩格斯的严厉批评。
  1881年1月1日,伯恩施坦任《社会民主党人报》编辑,同年秋天正式任主编,直至1890年报纸终刊为止。在反社会党人法实施的极端困难情况下,伯恩施坦和他所领导的编辑部在恩格斯、倍倍尔、W.李卜克内西的指导和帮助下,把报纸办得生气勃勃,使它既明确坚定地阐述和捍卫党的原则,又生动幽默地反映了德国工人同反动当局的英勇斗争。恩格斯称赞该报“无疑是党曾经有过的最好的报纸”,“是德国党的旗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89~90页)。鉴于该报的巨大影响,瑞士政府于1888年4月将伯恩施坦与报纸编辑部一些委员和撰稿人驱逐出境。同年10月该报在伦敦继续出版。从此,伯恩施坦与恩格斯交往密切,并受到信赖,1893年7月恩格斯指定他为自己的遗嘱执行人之一。
  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伯恩施坦于1896~1898年在《新时代》杂志上以《社会主义问题》为总标题连续发表文章,公开地从根本上修正马克思主义。他在《崩溃论和殖民政策》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完全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的著名的机会主义公式。他于1899年发表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政治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策略提出了全面的修正,形成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修正主义思想体系,即伯恩施坦主义。
  伯恩施坦修正马克思主义是从政治经济学方面入手的。他反对《共产党宣言》的科学结论,认为《宣言》所描绘的阶级对立的加深并没有实现。伯恩施坦用所谓“经济发展中的新材料”来攻击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断定股份公司对财产集中的趋势起着“对抗作用”,“它容许已经积聚的资本进行广泛的分裂”。因此,资本巨头的数目并没有象马克思所说的“不断减少”,相反有产者的人数“绝对地而且相对地增加了”。他竭力抹煞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利益的不可调和性,吹捧大资本家通过出售零星股票把少数工人和小生产者的储蓄化为自己的资本是“资本民主化”。伯恩施坦对一些事实进行肤浅的概括,认为大生产排挤小生产的过程在农业方面完全没有发生,在工业和商业方面也进行得极其缓慢,以此证明生产并未集中,垄断没有形成。在当时垄断日益加强、经济危机不断发生的情况下,伯恩施坦虽然也承认部分事实,但他又说信用制度和托拉斯可以缓和及减少经济危机,甚至使危机“根本不可能发生”,攻击恩格斯关于垄断组织包含着更为剧烈的危机萌芽的论断。他还断言马克思关于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是一种理论上的“虚构”,主张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同E.von柏姆-巴维克庸俗的“边际效用论”结合起来,实际上是想以后者代替前者。他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解释成对资本主义剥削的“道义谴责”。伯恩施坦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政治这三个方面全面地修正马克思主义,以证明资本主义制度有“伸缩性”,有变化和发展的能力,反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用革命方式推翻资本主义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参考书目
 列宁:《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5 1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