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服装设计 |
释义 | fuzhuang sheji 服装设计(卷名:轻工) apparel design 以人体为对象,构思服装并加以形态化的创作过程。属于工业造型设计范畴,涉及科学、技术、艺术等领域和物质、精神诸方面。服装设计除了必须具有一般工业产品设计类同的实用性、审美性和经济性之外,还必须适应人的生理、心理需要,使“人-服装-环境”协调统一。 沿革 人类衣着的社会化是服装设计产生的基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服装设计的内容和形式日趋丰富和完善。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反映,1.8万年前中国原始的服装就有了用骨针简单缝制和色彩的内容,6000年前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服装采用麻、棉、丝、毛等材料。中国商代有了着装的等级差别,周代完善了冠服制,并规定了十二章纹的用法,于是服装设计有了等级、礼仪、标识等内容。4000年前在克里特岛和希腊陆地有了关于服装设计人员的记载。16世纪末~18世纪中叶,欧洲的服装设计先后受巴洛克艺术、洛可可艺术的影响,突出了艺术风格的内容。1672年在巴黎出现第一个定期介绍服装式样的刊物《靓妆信使》(Mercure galant)。1794年在伦敦出版的《时装画廊》刊登服装设计效果图。1850年英国的《时装世界》刊有服装裁剪图。19世纪末法国人玛丽穿着她丈夫C.F.沃思设计的服装进行表演,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服装模特儿。服装设计的表现形式从而丰富多彩。19世纪中叶,西方服装设计的立体造型法传入中国。20世纪上半叶,服装心理学、服装卫生学相继形成,使服装设计的内容更趋于完善。 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服装设计日益加深实用、美观和经济的意识,不断丰富款式、色彩、材料和装饰等内容。近10多年来,中国对服装设计引起普遍关注。1977年制定服装号型系列标准,1982年成立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加强了服装设计的组织领导和科研工作。此后,通过举办全国性的服装设计评比会、大奖赛,举办服装流行趋势发布会,开展国际性的服装设计学术交流等,促进了中国服装设计的发展。80年代后期,运用计算机进行配色、量体、绘制裁剪图等辅助设计,开辟了服装设计的新途径。 设计原则 指服装设计所遵循的基本规范,泛指实用、美观、经济3个基本原则。 实用 最大限度地发挥服装的功能以满足人的穿着需要。通常反映在服装设计目标和服装人机效果等方面。①服装设计目标,又称服装设计条件、“5W1H”。即:何时穿着 (When to Wear),何地穿着(Where to Wear),何人穿着(Who to Wear),为何穿着(Why to Wear),穿何服装(What to Wear),如何穿着(How to wear)。②服装人机效果:服装着于人体后所具有的和体现出的“人-服装”的综合功能。由服装本身的功能和服装着于人体后所发挥出的功用组成。概括为:保护身体,穿服装以防御自然环境对人体的伤害;美化形象,通过服装的款式、色彩、材料、肌理和装饰等使着装人增加美感;遮羞掩丑,凭借服装来弥补身体缺陷或不宜裸露部位,以适应人类文明意识和道德规范;表现个性,用服装表现国家、民族、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信仰、风俗、地区、气候等特性,也表现男女老幼及个人的爱好、兴趣以至身份、职业等;益于社交,穿着适宜的服装参加社交礼仪活动,体现着装者的风度、气质、心意和文化修养等。 美观 指服装的综合美。是服装美学的具体体现。服装美学是研究服装美、美感及其规律的学科。形成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主要研究内容是服装与着装人、环境融为一体的综合美感效果。服装的综合美可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①个性美,是服装与着装人的性格、风度、爱好、志趣产生的美;②流行美,是服装与着装人迎合时代精神和社会风尚产生的美;③内在美,是服装与人的心灵、气质融合产生的美;④外在美,是直接表露在外的美。此外,还包括在上述4个方面美的作用下产生的美,如服装与身体辅成的姿态美;服装的结构线条与体型辅成的构成美;材料品质、组织、肌理辅成的材质美,服装颜色与肤色辅成的色彩美;造型、款式、纹样等产生的艺术美;工艺、技术等产生的技巧美;佩饰、配件衬托的装饰美;服装与帽、手套、鞋、袜穿戴物品形成的整体美;服装与人的长相及修饰打扮产生的化妆美;服装的功能与人的工作、环境、条件、工具、对象相适应的实用美。 经济 泛指节约。主要内容是:①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等,设计生产出理想的量多质好的服装,即投入少,产出多,获得最佳效益;②把一切影响产品和效益的问题尽可能在设计中予以解决,获得最佳设计效果;③使服装的成本、售价适应购买力水平,符合消费者价值心理,提高产品信誉和竞争能力。 设计原理 即美学的比例、平衡、韵律、加强和协调统一形式法则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比例 服装的整体或部分间的分割、比较及其形成的尺度。如上衣与下装、过肩与衣片、连衣裙的腰节上部与下部之分割,肩宽与衣长、袖长与衣长、贴袋的长与宽之比,色彩、材料、装饰配置的面积之比,人着装后各部位所占居空间(体积)之比等。三原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黄金率矩形和平方根矩形是公认的具有美的比例关系的形式,在设计中广为运用。 平衡 又称均衡。服装的整体或部分在量感和动感作用下产生的稳定形式。分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对称平衡是常见的朴素简单的平衡形式,如服装左右对称、上下对称等,易使人产生安详、端庄、严肃等感觉,但伴有单调、呆板的感觉。适宜设计礼服、军服、警服、法官服等。不对称平衡是静中有动的平衡形式,易使人在稳定感的基础上产生律动、浪漫、活泼和发展变化的感觉。适宜设计童装和女装。 韵律 或称节奏、旋律。指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的线条、色彩、装饰等变化的美学法则。分反复、阶层、流线、放射等4类(图1),有连续、渐变、交错、起伏等表现形式。 加强 又称强调,是一种画龙点睛、突出重点的美学法则。主要方法有:①线条加强。如裙服加褶,衣身开刀,用装饰缝等。②色彩加强。如红色上衣配以黑色袋盖,白色衬衫配以蓝色克夫袖口。③材料加强。如呢大衣镶上毛皮领,灯芯绒夹克衫配上皮革过肩。④工艺加强。如高档上衣内附衬里并加挺胸衬、下节衬、垫肩等。⑤装饰加强。如服装上绣花、印字、绘画、镶花边、装袖襻和肩襻等。装饰加强应因衣因人而异,切忌多中心。 协调统一 协调指服装的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的和谐一致;统一指在协调的基础上集中化一,体现美感。①协调:分相似协调和对比协调。相似协调变化小、稳定感强,有温柔、和缓、融洽的美感。如服装的圆领与圆摆形成的线条协调,同一色形成的色彩协调等。但运用不当易产生乏味、生硬之感。对比协调变化大,变动感强,有明快、活跃的美感。如紧胸而宽松下摆的连衣裙的形态协调,补色形成的色彩协调等。②统一:分共性统一和个性统一。共性统一是相似协调的深化及神韵的集中;个性统一是对比协调的深化及神韵的集中。 根据悖论理论,有人提出参权(又称加权)原理,即与上述诸原理反其意而用之,以求获得别开生面的设计效果。如乞丐服,以石磨水洗织物制作的各种服装等。 设计要素 主要指线条、色彩和材料三要素。 线条 服装的轮廓、衣襟、颡道、接缝,以及排扣、拉链、花边等都给人线条概念。线条按形态可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类。直线给人刚强、简练、庄重之感,适用于男装、运动服,以表现矫健有力。曲线给人圆满、活泼、温柔之感,适用于女装和童装,以表现温文尔雅或天真活泼。直线按方向又可分为垂线、水平线、斜线和折线。垂线给人加长、刚强、明快之感,水平线给人加宽、庄重、正直、安静之感,斜线给人轻盈、活动之感,折线给人刚中带柔、静中有动之感。曲线按有无规则可分为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几何曲线中的圆,椭圆,给人圆满、温柔、活泼之感;抛物线、双曲线给人对称、扩大、圆润之感;自由曲线给人潇洒、浪漫、灵活之感;由断续的点组成的断续线给人跳跃、活泼、明快之感。服装设计应根据各种线条的特性,适当选用,以一种为主,其余为辅,从而形成理想的款式。 色彩 服装设计注重色彩的感觉、感情和象征、吸热和散热、以及配色。 ①色彩感觉:色彩给人视觉、心理和精神上的感受。主要有 4种感受。一是冷暖感。蓝色、青色易使人联想天空和海洋等,产生冷感,称为冷色,适宜于夏装;红、橙、黄三色易使人联想太阳和火等,产生热感,称为暖色,适宜于冬装;绿色和紫色易使人联想绿色植物、花卉等,称为中性色,常用于春秋装。二是轻重感。明度高的色使人产生轻感,明度低的色使人产生重感。因此一般下装比上装色彩明度低些,以保持稳定、庄重。三是进退和胀缩感。明度、纯度高的色和暖色有前进感和膨胀感,白色最强;明度、纯度低的色和冷色有后退感和收缩感,黑色最强。适当运用进退和胀缩感,可使有层次的服装效果分明,瘦人穿浅色服装和胖人穿深色服装可起到一定的协调效果。四是软硬感。明度高的色和中等纯度的色有柔软、温和感,宜用于女装、夏装或内衣;明度低的色、高或低纯度的色有刚硬、严肃感,宜用于男装、老年装、冬装或外衣。此外,色彩还有厚薄感、明暗感、强弱感等。 ②色彩的感情和象征:色彩使人产生的感情和人赋予色彩的象征意义。因国家、地区、民族、文化等不同而有差异。如在中国,红色给人以热烈感,象征喜庆;黄色给人以温柔感,象征希望;紫色给人以优雅感,象征高贵;黑色给人以严肃感,象征庄重;白色给人以素洁感,象征纯正;金银色给人以华丽感,象征富贵等。因此应根据服装的用途选用适当的色彩。 ③色彩吸热和散热:明度低的色吸收光热的能力强,黑色最强;明度高的色反射光热的能力强,白色最强。因此穿浅色服装较凉快,穿深色服装较暖和。 ④服装配色:对服装的色彩进行组合。通常采用同一色(单色)、类似色(邻色)、间色、补色(对比色)的配色方法。此外还采用无彩色和由浅至深、由纯至浊等顺序变化的层次配色,一色为主辅以他色的统一配色,不协调色配上一色使之协调的分割配色等。服装与鞋、帽、手套、袜、带等的色彩组合也属配色内容。组合方法有统一法、呼应法、衔接法、点缀法、缓冲法、分割法和衬托对比法,宜灵活选用。 材料 构成服装的物质素材。根据设计的目的、需要和条件选用材料。即以料定式或以式定料,根据现有的材料设计适宜的服装或根据服装的要求选择适宜的材料。(见服装材料) 服装造型 塑造服装在三维空间的整体轮廓及外貌形态。服装造型是服装设计的核心。服装设计的原则、原理要素贯串于服装造型的全过程。因此,服装造型涉及人体体型、量体、视错、服装构成及服装设计图等问题。 人体体型及量体 人体体型是服装造型的依据。可从规律体型和廓型体型加以研究。①规律体型:通过调查和测量大量的人体,分析出人体部位的变化规律加以分类,分类中规定的人体体型即规律体型。规律体型是以最具有代表性的身高、胸围、腰围、臀围等基本部位的数据而制订的。中国根据总体高、胸围、腰围等制订了服装号型系列。按规律体型设计出的服装适于批量生产,也便于经销和消费。②廓型体型:人站立时的体型外部轮廓。往往取正视体型和侧视体型来分析研究。正视体型是正视人体,以肩、腰、臀形成的轮廓。可归纳为5种体型(图2):梯形(a)、倒梯形(b)、矩形(c)、腰鼓形(d)、滑轮形(e)。侧视体型是侧视人体,以胸、背、腹、臀形成的轮廓。可归纳为9种体型(图3):腹背凹进型(a),胸臀凹进型(b),腹臀凹进型(c),胸背凹进型(d),臀部凹进型(e),背部凹进型(f)、腹部凹进型(g),胸部凹进型(h),背部与臀部同垂线型 (i)。服装要适应体型和美化体型。服装造型需按服装设计目标和服装人机效果而定。千变万化的服装可归纳划分为5种基本廓型:上窄下宽的A型,上宽下窄的V型,上下及腰部近乎等宽窄的H型,关领紧下摆或收下摆而不收腰的O型,强调腰身线条的X型。 为了制图准确和制作的服装适身可体,需量体,即测量人体某些重要控制部位尺寸作为服装造型的根据。(见服装加工工艺) 视错 人的视觉对造型中的点线面体及色彩等所产生的与事实不符的错觉。又称错视。视错可分为线段视错、角度视错、面积视错、透视视错、分割视错、位移视错、重叠视错、对比视错、高低视错、变形视错、立体视错等。在服装造型中对视错采取利用或矫正的方针。 服装构成 又称服装结构。将服装各部分组合成服装的过程。服装构成必须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通常是根据人体着装部位而定的领、袖、衣身、裤腰裤管、裙腰裙片等组合而成。服装构成的创作方法,是充分运用组成各部位的形态要素(点、线、面、体、肌理、色彩等)进行艺术造型,其具体方法(服装造型方法)主要有立体法、比例分配法、短寸法和原型法。①立体法:直接在人体或人体模型上塑造服装形态的造型方法。将衣料或纸披围在人体或模型上,找好几个主要部位的尺寸,大致标画出衣片轮廓,然后经造型处置或造型校正而成。此法适于各种体型的人,且造型出的服装适身可体,但技艺要求较高且不易掌握。②比例分配法(简称比例法):属于立体造型、平面裁剪的一种。通过量体获得几个主要部位的尺寸,结合服装式样等要求,以胸围或臀围等某一部位为基础,按一定比例分别求出其他部位的尺寸而进行服装造型的方法。以胸围为基础的称胸度式,以腰围为基础的称腰度式。采用其他部位尺寸与基础部位尺寸之比为 1/3再加减参数的称三分法。以此类推,有四分法、五分法、八分法等。此法较易掌握,中国单件服装加工大都采用此法。③短寸法:造型所需的各有关部位的尺寸尽可能通过量体测得的一种服装造型方法。此法造型出的服装尺寸准确、适身可体,但测量较繁琐。④原型法:在人体模型或人体上用纸或布料采取裱糊或贴身方法进行立体造型。在模型或人体上找准颈窝点、第七颈椎点、肩点、乳突点的位置,进而找准领围、胸围、袖窿、腰围、臀围、腿根围和上裆高的位置、长度,均一一划线、作记,然后按照服装造型结构的规则裁片,作平面展开而成服装原型。以此原型制成原型板(样型板),所需的服装式样和尺寸只要在原型板上加以推移变化即可获得。此法适于灵活多变的服装造型和批量生产的服装造型。 服装设计图 服装设计制图的总称。最常用的有意向图、款式图、效果图和裁剪图。①意向图:源于艺术的写意画,寓意性或趋向性地描绘服装形神以表达设计意境的一种设计图,如服装广告画和流行服装素描等。②款式图:直接体现服装款式造型的黑白线条图。包括示意图、装饰图、展示图、分解图。③效果图:表现着装后整体效果的图画。既要表现服装的造型、款式、色彩、材料、肌理、装饰、工艺等,又要表现人的神态、肢体、姿势以及鞋帽、服饰和环境等。④裁剪图:按造型方法,运用制图符号、文字等标明衣片结构及有关裁剪、缝制规定的设计图。按裁剪图可直接裁剪出所设计的服装的衣片等,从而缝制成衣。 服装工艺设计 制订服装生产过程中对原辅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缝制而成服装产品的方法和采用加工设备的技术文件的过程。是服装加工的前提和服装工艺准备工作的主要部分。分工艺规程设计和工艺装备设计。 工艺规程设计 制订服装生产中加工、缝制方法的技术文件的过程。制订的加工、缝制方法要力求先进、科学、合理。主要内容是:决定服装加工、缝制和质量检验的过程和方法,选择缝纫等设备,确定必要的工艺装备,制订工时定额和原材料消耗定额,拟定劳动组织和生产组织等。 工艺装备设计 制订服装加工、缝制中采用和配备的工、卡器具的技术文件的过程。选配的工、卡器具要确保实用、高效,主要内容分标准工艺装备和专用工艺装备。①标准工艺装备,如平缝机压脚、机针等。适用于制造不同产品,利于缩短工艺准备时间,降低费用。②专用工艺装备,如绱袖机的送布牙、开袋机的切刀等。只适用于特定的缝制工作,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和服装质量。 服装设计程序 服装设计的步骤,依次为:①接受任务,明确目的要求。接受设计任务,对所设计的服装形成效果标准。②创作构思。根据目的、要求和任务(效果标准),进行构思,草拟方案并选定最佳方案。③具体实施。运用技艺,使构思和方案形态化。如绘制效果图、裁剪图、制作样品、编写设计文件等。④效果表现。即实现设计目的,展现设计成果。 参考书目 许明朗:《服装设计百科知识》,亲亲服装学院出版社,台湾,1983。 (日)杉野芳子、柳原操:《服装设计》,商务印书馆,台湾,198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