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季风
释义 jifeng
季风(卷名:大气科学 海洋科学 水文科学)
monsoons
  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通常用季风指数(见气候指数)来定量地判断季风的强弱和稳定的程度。
  “季风”一词来自阿拉伯语“mawsim”,即季节的意思。早在15世纪末,阿拉伯水手们在北印度洋的贸易航线上,发现了风随季节反向的现象。中国在宋代的时候,著名文学家苏轼已在其“舶风”一词中记述了季风现象(见梅雨)。世界上季风明显的地区,主要有南亚、东亚、非洲中部以及澳大利亚北部,其中以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最著名(图1、图2)。
 


  成因  最早把季风当作一个科学问题来研究的是英国学者E.哈雷(1686)。经典的季风成因学说认为,由于海陆间热效应的季节性差异,导致其地面气压差的季节变化:冬季里陆地比海洋冷,大陆上为冷高压,故近地面空气自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里陆地比海洋暖,大陆上为热低压,故近地面空气自海洋吹向陆地。
  随着高空气象资料的增多,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对季风的概念有了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太阳辐射加热的季节变化,既可使海陆有冬夏的热力差异,形成经典概念的季风,也可使地球上的东、西风行星风系发生季节性的南北移动,从而形成行星季风。70年代以来的研究指出,大地形也是季风形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子。
  气候  有季风的地区,都可出现雨季和旱季等季风气候。夏季时吹向大陆的风,将湿润的海洋空气输进内陆,它往往在那里被迫上升成云致雨,形成雨季;冬季风自大陆吹向海洋,空气干燥,伴以下沉,天气晴好,形成旱季。如,南亚次大陆和中印半岛,夏季属于典型的西南季风区,在那里每年5~6月为雨季,季风爆发,雨量骤然增加(见越赤道气流、季风低压)。到了10~11月,因为夏季环流急剧转变为冬季环流,东北季风逐渐取代西南季风,从而进入旱季。但即使在夏季,由于各年季风强度不同,持续时间不同,出现正常和反常的差别,因此各年降水也不同,有时可形成旱或涝。地处中国西南边境的西藏南部和云南省的大部分地区,夏季也属于西南季风气候区,雨季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以上。中国东部的夏季风可以是东南风或西南风,源地有三个: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气流、孟加拉气流及南半球越赤道气流。
  由于季风活动影响着全球四分之一面积和全世界二分之一人口的生活,因此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先后组织了规模不同的国际性季风综合观测试验。此外,季风环流的数值试验方法,已逐渐被广泛采用,这对于深入了解季风的形成和维持的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参考书目
 高由禧等著:《东亚季风的若干问题》,科学出版社,北京,1962。
 C.S.拉梅奇著,冯秀藻等译:《季风气象学》,科学出版社,北京,1978。(C.S.Ramage,Monsoon Meteorology,Academic   Press,New York,197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