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宁都起义
释义 Ningdu Qiyi
宁都起义(卷名:军事)
Ningdu Uprising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第26路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于江西省宁都县城举行的武装起义。
  1930年10月,蒋介石对冯玉祥、阎锡山的战争结束后,将冯玉祥西北军之第 5路军收编为第26路军。早在1924~1927年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时期,共产党就在西北军中建立组织,开展工作。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虽然共产党组织和大部分共产党员被迫离开了西北军,但仍有少数共产党员在该部继续坚持工作。1931年春,第26路军由山东调到江西参加对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 7月再次参加第三次“围剿”。 9月,国民党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失败后,第26路军被留在宁都防守,一直处于中央革命根据地人民群众和红军的包围中。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和革命根据地的巩固、扩大,给第26路军官兵以深刻影响。“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抗日反蒋浪潮高涨,第26路军广大官兵要求回北方抗日,遭到蒋介石的拒绝,促使该部官兵加深了同蒋介石的矛盾,赵博生、董振堂等爱国将领开始酝酿寻找新的前途。根据以上情况,在第26路军中秘密工作的中国共产党特别支部,因势利导,积极发展组织,该部参谋长赵博生也经中共中央批准发展为共产党员;同时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在官兵中进行准备起义的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
  12月上旬,中共特别支部得知蒋介石下令逮捕第26路军中的共产党员的紧急情报后,即与赵博生商定,乘该部总指挥孙连仲不在宁都之机举行起义,并由赵征得了董振堂、季振同的同意,同时派人到中央苏区向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报告准备起义的计划。中革军委批准了他们的起义计划。接着,派王稼祥、刘伯坚、左权等到宁都城东南之固村就近联络指导,并令红军第4军一部进至宁都、 广昌之间地区支援起义。12月14日,第26路军约1.7万人,在参谋长赵博生和旅长季振同、董振堂及团长黄中岳等率领下,逮捕了抗拒起义的军官和国民党宁都县长,胜利地举行了起义。起义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总指挥季振同,政治委员萧劲光,副总指挥董振堂,参谋长赵博生,政治部主任刘伯坚。下辖3个军:第13军,军长董振堂兼,政治委员邝朱权;第14军,军长赵博生兼,政治委员黄火青;第15军,军长黄中岳,政治委员左权。宁都起义,有力地打击了蒋介石反对共产党的政策,给中国工农红军增加了一支新的力量,对巩固和发展中央革命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3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