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明南京城
释义 Ming Nanjing Cheng
明南京城(卷名:考古学)
  明代早期的都城。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原名应天府城,是由明太祖朱元璋亲自主持设计建造的。始建于朱元璋称帝前两年的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至洪武二年(1369)大规模兴建新城和宫城,费时4年,以后又继续建造各主要城门和“后湖城”,到洪武十九年初步完工。洪武二十二年又加筑了外郭城。如果连外郭城在内,明南京城可称世界古代第一大城。
  明南京城的外郭城,系利用应天府城外围的黄土丘筑成,周长60公里,共有18个门。内城周长33.7公里,城墙平均高14~21米,基宽14米,以条石作基,砖砌内外壁,以石灰、米汁加桐油粘接,中夯砖块、砾石和黄土。开有13座城门,以聚宝门(今称中华门)最大。根据实际地理形势和防守需要,宫城(皇城)在东,市区在南,军事区在西北,报时报警用的钟楼、鼓楼设于3区中心,并把周围一些险要地形和沿江要塞都包括在城中。宫城在钟山南麓,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2公里,现仅遗存石柱础和琉璃瓦等。筑城使用的巨大城砖,平均每块长45厘米,宽22厘米,厚12厘米,重20公斤左右,皆由长江中下游约30个府、100多个州县烧造。为了保证质量,城砖都印有造砖的府、州、县和监造官员以及造砖工匠的名字,其中还有一小部分质量很高的瓷砖。据史料记载,筑城民工约20万人,分段包工,经费由江南各富户分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