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石花菜 |
释义 | shihuacai 石花菜(卷名:农业) gelidium 红藻门真红藻纲石花菜目(Gelidiales)石花菜科(Gelidiaceae)石花菜属(Gelidium)的统称。 共约70种,产于中国的约 10余种,以石花菜(G.amansii)、小石花菜(G.divaricatum)、大石花菜(G.pacificum)、细毛石花菜 (G.crinale)为常见种。石花菜含胶量达40%,是供提取琼胶的优质工业用海藻。 石花菜属暖温性藻类,广泛分布于世界温带暖海中,主要产区一在太平洋西岸,以中国、日本、朝鲜为主;一在大西洋东岸,以西欧、北非即西班牙、葡萄牙、摩洛哥沿海一带为主;太平洋东岸的墨西哥、智利也有一定产量。 形态构造 藻体高10~20厘米,少数可达25厘米以上。单株生或丛生。每株由主枝经多次分枝组成,下部枝较宽,上部枝较窄,有的扁压对生,有的呈亚圆柱形,小枝互生。主枝基部有数十条细假根,假根丝平行于中轴线,以末端固着于岩礁上。藻体有软骨质感,色鲜红或棕红、有的呈黄红色。多年生。主枝上常有石灰藻、苔藓虫类或石灰虫类附生。藻体的构造属中轴式,分为皮层和髓部。最外一层皮层细胞小,排列紧密,内具色素体。细胞间有纵走的丝状细胞。髓部为疏松的平行无色的丝状细胞组成,生长点由分枝的顶端细胞形成。 生物学特性 生活史由两个外形相似的不同世代,即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和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组成,其间还有一个从雌配子体上形成的果孢子体世代。雄配子体的精子和雌配子体的果孢结合形成合子,发育后成为膨大的果孢子体,又称囊果。成熟囊果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孔,果孢子从孔中排出,遇到生长基质附着后萌发,生长成孢子体。孢子体成熟后于分枝顶端形成长卵形四分孢子囊枝,其上形成许多四分孢子囊母细胞,经减数分裂,每个孢子囊母细胞最后形成4个孢子,成熟时由孢子囊枝上排出,遇到生长基质时即附着并萌发长成配子体。孢子萌发成多细胞以后,有两种生长形式:一是以直立枝生长,一是沿水平方向伸展成匍匐枝,其基部向下生假根并向上长成直立的植株。假根被风浪或采捞时拉断后,残留于海底的部分仍可形成匍匐枝并生长成新植株,行营养繁殖。 石花菜多生长在风浪直接冲击、波涛汹涌的海岸边,不耐干燥,水清流急处生长良好。垂直分布因地而异,中国沿海因水质混浊,一般分布在大干潮线附近以下5~6米处。生长适温为8~28℃,最适温度为22~26℃。小石花菜生长在中潮带岩礁上,耐干力较强。石花菜生长需要较强的光照,海水透明度大的海区生长较快。生长好坏与营养盐关系密切,海区含氮量高则藻体色浓呈紫红色,生长快;含氮量少则藻体色淡红或黄绿,生长慢。繁殖盛期在7~8月,水温20℃以上时放散孢子,四分孢子的放散早于果孢子。 采捞和养殖 海底石花菜可在水暖季节潜水、大干潮时涉水或驾船用长柄耙等方法采收。日本还以船牵引拖耙在海底采捞。 筏式养殖的苗种从海底采捞。适宜养殖的海区潮流畅通,沉淀物、浮泥、杂藻和敌害生物较少;每年上半年与下半年的水温在10~20℃之间的时间各不得少于两个月,其中15~20℃维持的时间越长越好;此外还需较好的光照和海水透明度。养成筏是用竹竿联成的双架,苗绳夹苗后平养于双架中。养成期间苗绳置于浅水层。每年分春、秋两茬作业,每茬生长约70天即可采收。 加工 石花菜干藻用淡水洗净后加水蒸煮,蒸煮液经过滤冷凝后成为凝胶(俗称凉粉)。将凝胶反复冷冻、加压或以电泳法脱水,并经喷雾、红外线辐射等法干燥后即成琼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