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戴·拉达,I.
释义 Dailada
戴·拉达,I.(卷名:外国文学)
Ieronim De Rada (1814~1903)
  阿尔巴尼亚诗人、语言学家、民间文学家。幼年学习意大利语,年轻时受拜伦的影响开始写诗。在舍·阿得里昂的阿尔伯雷什专科学校毕业后,开始搜集当地的民歌。1834年到那不勒斯学习法律,但对文学发生极大的兴趣,并与当地的作家交往密切。他曾参加1848年革命,创办了阿尔伯雷什第一份报纸《意大利的阿尔伯雷什人》,号召为民族独立而斗争。侨居国外时仍关心阿尔巴尼亚的民族解放事业,支持1878年成立的普里兹伦同盟。1883至1897年创办《阿尔勃里的旗帜》杂志,并从事阿尔巴尼亚语言的研究,完成了《阿尔巴尼亚语语法》、《古阿尔巴尼亚语》等著作。在《政治遗言》(1902)一书中,再一次表达了他对阿尔巴尼亚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意大利帝国主义的仇恨。
  《米辽萨奥之歌》是他的代表作,它反映了15世纪斯坎德培时代阿尔巴尼亚人民的生活和斗争。作者通过米辽萨奥和丽娜的悲欢离合以及米辽萨奥为国捐躯的情节的描写,表现了 400年前阿尔巴尼亚人民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表达了民族复兴者蔑视权贵,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思想。长诗在刻划人物、描写景色、学习民歌的风格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塞拉菲娜·道比之歌》中,诗人再次将作品的情节安排在15世纪,更为突出地描写了人民同土耳其人的斗争。《不幸的斯坎德培》是一部由许多各自独立而又有联系的短诗组成的五卷本的诗集,描写1412至1444年,即从斯坎德培出生到他从土耳其回国32年间的重大事件,歌颂了人民在民族英雄斯坎德培领导下进行的抗击土耳其侵略者的英勇斗争。拉达的诗歌深深地扎根于民歌的土壤之中,他是阿尔巴尼亚侨民文学的杰出代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