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华夏构造体系 |
释义 | xinhuaxia gouzaotixi 新华夏构造体系(卷名:地质学) neocathaysian structural system 亚洲大陆边缘及毗邻海域的、燕山运动以来形成的一套巨型多字型构造体系。简称新华夏系。主要由各种规模的北北东、北东走向的褶皱带、挤压带、压扭性断裂带构成,伴有北东东向的扭压性断裂带(泰山式构造)、北北西向的扭张性断裂带(大义山式构造)与其斜交。它的主体是由总体走向北北东的3条巨大隆起带和3条巨大沉降带构成(见图)。 ![]() 新华夏构造体系主要是在中生代中晚期发育起来的。成生时期可分为早、晚和晚近 3期。早期从三叠纪晚期至侏罗纪中晚期,晚期从晚侏罗世至早第三纪初期,晚近期是第三纪以来。早期构造走向以北东向为主,褶皱和断裂均较发育,控制了上三叠统至下中侏罗统的沉积和燕山早期花岗岩的分布,在闽东南伴有动力变质岩带。晚期构造走向以北北东为主,主要为断裂构造,控制了晚侏罗世至白垩纪-早第三纪断陷盆地的形成及其分布和燕山晚期花岗岩带。晚近期形成的前述构造,在地貌上呈明显的隆起与沉降形迹。新华夏构造应力场至今尚持续作用。因此,新华夏系的某些断裂带晚近乃至现今还有活动的迹象。这可以从这些地方在近代屡有地震发生得到佐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