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歌德,J.W.von |
释义 | Gede 歌德,J.W.von(卷名:哲学)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 德国诗人、剧作家和思想家。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自幼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曾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法律。早年投身狂飙运动,1775年应邀出任魏玛公国枢密顾问。他写过大量文艺作品,发表过不少美学方面的意见。他的美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自传《诗与真》、《箴言与回忆》和他晚年与秘书爱克尔曼谈话的记录中。歌德虽然受德国理性派哲学和I.康德的先验论哲学的影响,但自称缺乏“哲学的器官”,更深地接受了英国经验派哲学和法国启蒙思想。他认为自然是进化的,不相信超自然而又主宰自然的神,却承认自然有神的泛神论观点。因此,他反对当时流行的以I.牛顿为代表的自然机械观和“分析法”,而倡导一种自然有机观和“综合法”。他肯定感性经验的重要,又承认理性认识能力之必不可少,认为只有二者结合才能窥视大自然的奥秘。 美是一种本原现象 歌德认为美不是抽象的存在,难以用抽象概念去表达;美是一种“本原现象”,就在自然之中。自然是发展着的整体,可以表现为千差万别,却又始终一样。美作为一种“本原现象”,既始终存在于自然中,又象自然那样丰富多采。一切自然现象都多少表现出本原,都应该是美的,却又不意味着必定是美的。歌德本着发展进化的观点,认为美是本原,即内在理性,是“神”的充分显现,而这种显现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在事物发展到一定时期才能现出。歌德把这个时期叫做“事物达到了自然发展的顶峰”,到了这个顶峰,事物“就显得美”。歌德对此解释说:因为达到了这个时期,事物就会完全显现出它的特有性格。事物各部分构造完全符合它的“自然定性”,“符合它的目的”,事物之美的原因就在于感性形式符合理性内容。而所谓显现理性内容,亦即符合自然意图、自然目的。歌德强调事物一定要顺其自然,在发展中达到完善,达到美;违反自然的人工制作,由于它违背自然意图,破坏事物的完善,就损害了美,而成为丑。比如一匹剪掉鬃和尾的马,一条剪掉耳尖的猎狗,一棵砍掉大枝的树,一位身体从小就被紧束胸腹的内衣所歪曲和摧残的少妇,都违背自然意图,而失去美。 人也是自然。歌德把人看作“不断发展的大自然的终极产物”。人的完美就是人的自然定性的表现。人体构造充分体现人的自然定性就美。比如少女的自然定性是孕育孩子和给孩子哺乳,她须有宽大的骨盆,丰满的胸脯。这样的形体结构符合她的自然定性,因此就美;但是骨盆太宽大,胸脯太丰满,也还是不美,因为超过了符合目的的要求。人的心灵美、内在美,歌德称之为道德美,象一切美好的事物一样,也本于自然,是“天生的内在的美好性格”。但是道德美虽为天生就有的美好性格,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表现出来,它只在少数具有卓越才能的人的心灵里呈现。 创造艺术美 歌德认为自然和人之美是不能持久的,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才有艺术美的产生。歌德认为,人是大自然发展的顶峰,人把自身视为一个完整的自然,这个自然也发展到一个顶峰,那就是艺术。如果说自然美是事物构造符合自然意图,是自然意图的显现,那么艺术美则是人的心灵自由、内在性格的显现,它以理想的形象伫立在世界上,有一种持久而巨大的作用。它使人比自身更高大,并把人提高到神的地位,使人的生活和活动更趋完善。人通过艺术美看到了“至高的美”。在美的发展系列上,艺术美高于人的美,人的美又高于自然美。 歌德认为,艺术美既首先来自自然,诗人便应当从自然出发,从描写特殊开始。“艺术的真正生命正在于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诗人应该抓住特殊,如果其中有些健康的因素,他就会从这特殊中表现出一般”。所谓“健康”,就是特殊事物达到自然发展的顶峰,符合自然意图,也就是达到了完善。诗人描写了特殊事物中的“健康”因素,就表现了一般。但是艺术不只是自然意图的实现,也是人的心灵自由的实现、理想的表现。诗人作为达到自然发展顶峰的完善的人,他有理想,有智慧,有更高的意旨。歌德认为,诗人的本领:①要发现现实生活引人入胜的侧面,抓住现实美加以描写;②要根据自己的更高的意旨,运用自己的智慧,把现实生活提供的素材,“熔铸成一个优美的、生气灌注的整体”。艺术不是对自然、现实的单纯摹仿,而是诗人的创造。它作为一个“整体”是由诗人的旨趣、理想、情感“灌注”而成的,由于它表现诗人较高的意旨、道德精神,所以是优美的。没有诗人心智的处理,自然不能变为艺术,“一个特殊具体的情境通过诗人的处理,就变成带有普遍性和诗意的东西”。从现实特殊开始,而及于普遍,使自然富有诗意的光辉,由自然美转为艺术美,全在诗人心智的“熔铸”。但歌德又认为艺术遵循自然,并不完全服从自然,它要表现诗人的自由意志,它有自己的规律。17世纪荷兰大画家卢本斯绘有一幅风景画,歌德拿来作为表现自由精神的范例加以分析。歌德认为,这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充满诗意的风景画,很符合生活的自然情趣。但是其中却有违反自然的地方,光线从远景和近景两个相反方向对射而来,这就使近景中的人物受到明亮的光照,形象更加显赫清晰,引人注目,收到极大的艺术效果。歌德称赞画家的这种处理,证明他的高明伟大,显示出画家本着自由精神站得比自然要高一层。歌德据此断定艺术家对于自然具有双重关系:艺术家是自然的奴隶,要服从自然的必然;又是自然的主宰,要表现自由精神,使自然为艺术家的较高的意旨服务。艺术是艺术家“心智的果实”,“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的结果”。 歌德坚持美在自然,不在自然之外;美是发展变化的,不会永远存在于自然事物发展的全过程。这些思想具有较为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和辩证观点,同许多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美学家相比,它占有一席特殊的地位。歌德受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和康德哲学的影响,把完善、理性、目的这类概念引入他的自然观和美学思想中来,借以说明自然的发展和美的根源、本质,终于陷入了神秘的目的论。歌德基于普遍人性论,把人的形体美归结为自然本性的完全表现,把人的心灵美视为天生具有的内在美好性格,没有看到社会实践对人体美的影响。他还受天才论的影响,据他看,只有少数天才可以通过伟大业绩和伟大学说显示出道德美,以影响大多数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