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多径效应
释义 duojing xiaoying
多径效应(卷名:电子学与计算机)
multipath effect
  由电波传播信道中的多径传输现象所引起的干涉延时效应。在实际的无线电波传播信道中(包括所有波段),常有许多时延不同的传输路径,称为多径现象。各条路径的电长度会随时间而变化,故到达接收点的各分量场之间的相位关系也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这些分量场的随机干涉,形成总的接收场的衰落。各分量之间的相位关系对不同的频率是不同的。因此,它们的干涉效果也因频率而异,这种特性称为频率选择性。在宽带信号传输中,频率选择性可能表现明显,形成交调。与此相应,由于不同路径有不同时延,同一时刻发出的信号因分别沿着不同路径而在接收点前后散开,而窄脉冲信号则前后重叠。
  电离层短波传播的多径效应经常发生而且很严重。它有两种形式的多径现象:一种是分离的多径,由不同跳数的射线、高角和低角射线等形成,其多径传播时延差较大;另一种是微分的多径,多由电离层不均匀体所引起,其多径传播时延差很小。对流层电波传播信道中的多径效应问题也很突出。多径产生于湍流团和对流层层结。在视距电波传播中,地面反射也是多径的一种可能来源。
  多径时延特性可用时延谱或多径散布谱(即不同时延的信号分量平均功率构成的谱)来描述。与时延谱等价的是频率相关函数。实际上,人们只简单利用时延谱的某个特征量来表征。例如,用最大时延与最小时延的差,表征时延谱的尖锐度和信道容许传输带宽。这个值越小,信道容许传输频带越宽。
  多径效应不仅是衰落的经常性成因,而且是限制传输带宽或传输速率的根本因素之一。在短波通信中,为保证电路在多径传输中的最大时延与最小时延差不大于某个规定值,工作频率要求不低于电路最高可用频率的某个百分数。这个百分数称为多径缩减因子,是确定电路最低可用频率的重要依据之一。图中为多径缩减因子与路径长度的关系。对流层传播信道中的抗多径措施,通常有抑制地面反射、采用窄天线波束和分集接收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