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佛寺石窟
释义 Dafosi Shiku
大佛寺石窟(卷名:文物 博物馆)
Great Buddhist Temple Grottoes
  中国北方地区佛教石窟寺。位于陕西省彬县城西10公里的水帘洞乡大佛寺村附近的清凉山上。原名庆寿寺。石窟坐南面北,泾河自“佛洞”前蜿蜒东流。洞窟分布在东西绵延1公里长的清凉山上,现存大小窟、龛361个,其中洞窟107个,佛龛254个,造像1498躯。时代始于北朝,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各代。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窟大佛洞前有砖木结构的五层楼阁屹立,原为唐代所建。现存建筑是明嘉靖年间重建,经清代及现代修葺而成。楼高 32米,台基为方形,顶部为六角攒尖式。大佛洞是全寺的中心,也是全寺内最大的佛洞,南北长18米,东西宽34.5米,高31米,共有70龛,1001躯造像。窟内主像为西方三圣,阿弥陀佛居中,观音菩萨侍左,大势至菩萨侍右,均为石胎泥塑。阿弥陀佛高27米,宽10米,佛指长 2米。大佛背光边沿浮雕飞舞在碧空的22躯乾达婆和紧那罗。观音菩萨高21.5米,大势至菩萨高21米。大佛洞内四壁布满佛龛,龛内列置造像,最小的仅2 厘米。窟内有“大唐贞观二年十一月十三日造”的题刻。
  除大佛洞外,内有造像的洞窟尚有 5、6、10、102、104号窟。5号窟造像14躯,6号窟造像 103躯,102号窟造像3躯,104号窟造像9躯。10号窟俗称“千佛洞”,内有造像千余躯,结构布局严整,题材丰富,题记也最多,多属盛唐时期。
  大佛寺石窟有石刻经文 2通,分别为《温室洗浴众僧经》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碑石8通。题记178则,其中唐24、北宋68、金2、元18、明65、清1则。
  1979年成立了大佛寺文物保管所。国家曾两次拨款对大佛寺石窟进行了加固和维修,修复了窟前五层楼阁,大佛洞前修建起“明镜台”,大佛洞内新添了排水设施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9: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