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口径管道
释义 Dakoujing Guandao
“大口径”管道(卷名:交通)
Big Inch Pipeline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成的一条输送原油的管道。它起自得克萨斯州的朗维尤,经过阿肯色州、密苏里州、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俄亥俄州和西弗吉尼亚州,到达宾夕法尼亚州的菲尼克斯维尔,长2018公里。管道的管径为 600毫米(24英寸)。管道在菲尼克斯维尔分成管径均为 500毫米(20英寸)的两条支线。一条支线到新泽西州的林登,约138公里;另一条支线到费城的炼油区,约37公里。
  同“大口径”管道同一时期建成的一条输送成品油管道,称“次大口径”管道,其管径为500毫米,起自得克萨斯州的博蒙特,经路易斯安那州和阿肯色州的小石城,到达新泽西州的林登,干线长2373公里,集油和分输支线管道长 372公里。它与“大口径”管道平行敷设。这两条管道间距约9米。
  “大口径”管道于1942年初开始修建。这一管道的管径,在当时是最大的,因此取名为“大口径”管道。管道沿线穿过30条大河和近200条小河,跨过阿勒格尼山脉,工程艰巨。为了战争的紧急需要,“大口径”管道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全部建成,1943年8月即投产,输油能力超过原估计的4.77万立方米/天(30万桶/天)。
  “次大口径”管道于1944年3月投产,采用油品顺序输送工艺输送若干种成品油。按汽油折算的输送能力为3.73万立方米/天(23.5万桶/天)。
  “大口径”和“次大口径”管道均采用无缝钢管和焊缝钢管,外壁涂漆。通过腐蚀性土壤和穿越河流的管段用浸透煤焦油沥青的毛毡缠绕。这两条管道分别耗钢37.8万吨和30万吨左右,投资共1.4亿美元。
  包括终点站在内,“大口径”管道有27个泵站,“次大口径”管道有30个泵站。每站串联安装三台电动单级离心泵,根据需要可单台、双台或三台投入运行。每台泵产生的压力在17千克力/厘米2左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政府于1947年将这两条管道售给东得克萨斯有限公司。该公司把两条管道改为输送天然气的管道。经过清管和对原泵站的改造,到1948年,这两条管道的输气能力达到 396万立方米/天。1957年,“次大口径”管道又改输成品油,并建设了相应的分输支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3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