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宜黄戏
释义 yihuɑngxi
宜黄戏(卷名:戏曲 曲艺)
  戏曲剧种。形成于江西省宜黄县,流行于抚州(临川)、饶州(上饶)、赣州和闽西一带。其主要声腔为宜黄腔,俗称二犯或二凡,相当于京剧的二簧。清康熙十八年(1679)若耶野老徐冶公《香草吟》传奇第一出《纲目》眉批里已有“宜黄诸腔”的记载。宜黄腔的原始曲调,本源于明末的西秦腔,其曲调包括以唢呐伴奏的二犯和以笛子伴奏的吹腔。唢呐二犯在板式上有新的发展,增加了倒板和正板。后来,又受乱弹腔(另一派西秦腔)的影响,再次发生变化,即二犯由宫调式改为徵调式,而吹腔仍用宫调式,在定调上两者都由正宫调降为凡字调。这种调式和定调上的变化,遂产生了自成一派的宜黄腔。大约在清乾隆年间,宜黄艺人将主奏乐器唢呐和笛子改为大筒胡琴,变为胡琴腔。乾隆四十九年(1784)李调元《雨村剧话》说,“‘胡琴腔’起于江右,今世盛传其音,专以胡琴为节奏……,又名‘二簧腔’。”江右即指江西。至嘉庆年间,昭梿著的《啸亭杂录》中谈清廷累次禁戏而花部诸腔仍流行不止时,又提到宜黄腔。近人杜颖陶等推断“二黄”即“宜黄”之音转,提出二簧腔出自宜黄腔,遂成二簧腔来源的一说。
  宜黄戏的二凡曲调,字紧腔促,其板式有导板、回龙、正板、简板、流水而没有慢板,男女同宫同调,唱腔平直而少变化。平板(即四平调)由吹腔衍变而来,系宫调式,为使它与徵调式的二凡互用时方便,不仅借用了正板过门,并在结束唱段时(即第四句的后半句)加了一个重句尾子,落在“sol”字上,由原来的宫调式变为徵调式,使之协调统一,成为一种特殊的唱法。另有唢呐二犯,高亢激越,配以大锣大鼓,仍保持着使用胡琴伴奏之前的面貌。宜黄戏原以唱二凡为主,后亦兼唱西皮。传统剧目大、小500余个。光绪年间的一份戏目中,记有75种正本戏,其中专唱二凡的便有《双龙会》、《闹沙河》、《肉龙头》等35种。有的剧目还保留着早期的关目场次,如《龙凤阁》中就有写杨波义子赵飞回蒲州搬兵的《赵飞搬兵》及杨波抱幼主登基的《抱龙登基》等。宜黄戏的表演也很古朴,如《四国齐》中的“点马”,扮演骑兵的6个演员,身扎马形,应鼓而舞,跑马圆场,呈现出浓郁的民间艺术色彩。
  宜黄戏在江西曾盛行一时,1910年前后尚有春台、文顺、福庆等19个班社,抗日战争中逐渐衰落。1956年,江西省举办了第一期宜黄戏青年演员训练班,由老演员李伍俚、李宗保担任教师,培养了如应用贤等第一批学员。1957年1月成立江西省宜黄戏剧团,整理演出的传统剧目《奇双配》、《孙氏祭江》等,较有影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0: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