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释义 wuzhengfuzhuyi de lunzhan
“无政府主义”的论战(卷名:哲学)
debate on anarchism
  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马克思主义同小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潮关于要不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论战。这场论战批判了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广泛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无政府主义从20世纪初传入中国,五四运动后出现了许多派别,并日益暴露其反马克思主义的本质。1919年初以黄凌霜、区声白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者,在《进化》等杂志上发表许多文章,大肆攻击马克思主义,反对无产阶级专政。1920年9月起,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展开了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新青年》发表陈独秀的《谈政治》一文,驳斥了无政府主义的基本观点。无政府主义者郑贤宗等立即写信表示反对。接着《新青年》陆续发表《社会主义批评》、《讨论无政府主义》等文章和通信,《共产党》月刊接连几期发表的社论性质的《短言》以及李达的《社会革命底商榷》、《无政府主义之解剖》等重要文章,对无政府主义的实质进行了彻底的揭露。与此同时,其他进步报刊如《少年》月刊也对无政府主义进行了深入的批判。这次论战持续了一年多。
  无政府主义者宣扬“个人万能”,主张绝对自由,反对一切权威。黄凌霜、区声白等人鼓吹“互助”、“性善”是人的本性,认为这种本性决定人的自由,推动社会发展。另一派无政府主义者则宣扬个人奋斗高于一切,鼓吹虚无主义,主张进行“宇宙革命”,认为把“宇宙间一切组织都推翻”,才能达到绝对自由。从这种极端个人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出发,他们主张无国家、无政治、无法律。否认不同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根本区别,借口反对“强权”来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反对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鼓吹建立所谓“无政府党”;反对阶级斗争,主张通过众人的自发性活动、 教育等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反对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大生产,主张自由人的自由联合管理生产,超越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主张社会主义革命后立即实行“各取所需”的绝对平均主义;反对一切组织纪律,主张“自由契约”的联合。针对无政府主义的这些观点,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依据唯物史观,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物质发展的客观趋向,不能用主观愿望去自由改造,人是具有社会性的,离开社会的个人“绝对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无政府主义的“自由意志”、“宇宙革命”只不过是中国“老庄主义复合”,“是青年的大毒”。他们指出国家是阶级压迫的机关,是社会发展到阶级冲突和经济利益不能调和的产物,无产阶级的国家与资产阶级的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共产主义者主张国家最终是要消亡的,但在消灭阶级之前,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在中国必须建立主张无产阶级专政的共产主义政党,进行阶级斗争,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后由于生产发展有限,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决不能实行“按需分配”;为了保证生产的进行和多数人的自由,必须要有组织纪律,实行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原则,否则一切事情都办不成,也就没有多数人的自由。
  参考书目
 李新等主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第 1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62。
 丁守和、殷叙彝:《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1979。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