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曾侯乙墓雕塑
释义 Zenghouyi Mu diɑosu
曾侯乙墓雕塑(卷名:美术)
sculptures in Zenghou Yi's Tomb
  中国战国早期的墓葬雕塑。1978年发现于湖北省随县(今随州市)擂鼓墩附近。墓葬编号为擂鼓墩 1号墓,墓主曾侯乙,雕塑制造年代在公元前433年前后,具有断代意义。
  曾侯乙墓雕塑一类为结合器物实用目的而创作的人与动物的形象:一类为幻想的神异动物形象。主要有:
  钟虡铜人,6件。形象写实,佩剑,束带,着衣裙,身上髹漆绘彩,举双臂,承托编钟架。架为两列三层,呈曲尺形。中下层横梁各由 3铜人以头、手承托;下层铜人均立于雕龙铜圆座上,连座高115厘米。这些铜人不仅是战国前期人物雕塑的代表性作品,而且为历史文献中关于钟金人的记载提供了确切的实物资料。
  青铜鹿角鸟(鹤),为神异动物形象。长颈,展翅,头生环拱状鹿角,立于方形蟠螭纹跗座上。角及头、颈部分有错金云纹。通高142厘米。
         


  兽形磬虡,头为龙形,长颈,有双翅,其局部形象特征略似鹿角鸟,以头部承托双层编磬架。通高68厘米。
  漆绘木鹿,伏卧,周身彩绘斑纹,头部镶以真鹿角。表现出作者力求真实摹写对象的意愿。通高77厘米,长45厘米。
  漆木鸳鸯盒,外形写实,头部可以转动。黑漆底,朱绘羽毛纹饰及撞钟击磬、敲鼓舞踊的图景。通高16.3厘米。
  小型玉饰,有人和牛、羊、犬、豕、鸭等形象。最小的仅大如稻谷,而形象具体生动。
  这些雕塑作品虽多为实用的工艺品,但显示了设计制作者相当准确的写实技巧与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此外,还有以8对玉龙与许多小龙纠曲盘绕组合而成的建鼓座、龙虎等形态的器物附饰等,充分运用了当时分铸、铸接、焊接、错嵌等工艺技术的新成就。青铜尊、盘的兽形镂空附饰等,则是中国使用失蜡法铸造工艺的最早实例之一。
  参考书目
 湖北省博物馆:《随县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北京,1980。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3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