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审计
释义 shenji
审计(卷名:政治学)
auditing
  独立于被审单位的专职机构或专业人员对被审单位的会计资料进行审查的活动。审计机构或人员通过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有关经济活动及其财务鉴证作出是否合规、合法和合理有效的结论并加以评价,向授权者或委托者提出审计报告。国家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以科学方法对国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经济、财务实施检查、监督的一种专业性活动。
  各国审计发展概况  法国1807年设归属国王领导的会计审查院(审计院),审核行政机关的会计。法国大革命后,它成为立法机关的辅助机构。法国现设22个经济大区,各区均有审计院。英国1866年颁布《国库审计法》,成立审计部,综理全部审计事务,它只对议会负责,是财务行政的检查机构。审计机构人员以技术特长为任用标准。美国1921年制定《预算及审计法》,设审计院。它独立于财政部,负责审计监督。1945年审计院改隶属于国会,审计机构的人选常受政治影响。日本明治十三年(1880)设立会计检查院,负责政府审计。
  中国审计制度历史悠久,公元前1066年周朝设“宰夫”官职,“考其出入,而定刑赏”,形成审计的雏型。秦汉设“御史大夫”,兼管“上计”之职,负责审计。隋唐设“比部”侍郎进行审计。据《文献通考》记载,北宋淳化三年(992)专设“审计院”,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审计”一词。元、明、清时期,未设专门审计机构。民国三年(1914)北洋军阀政府在国务院下设“审计院”,并颁布了《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细则》。1931年,民国政府在监察院下设审计部,负责财务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革命根据地的人民政权为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曾经建立各种形式的审计机构。1934年中央苏区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维埃组织法》中规定,中央设立审计委员会,各省也设立审计委员会。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曾发布过审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1982年,中国的财政、银行、税务等部门通过本身的业务工作对财政财务活动履行各自的监督职能,国家没有设立独立的审计机关。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审计机关。1983年9 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正式成立。以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审计机关逐渐建立。1985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审计法规《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中国审计实施范围广泛,审计机构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各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会计事务及其经济活动进行独立、公正的审核和稽查。审计机构主要审计一级预算单位,二、三级预算单位由主管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实行定期审计。
  基本内容  审计作为国家对经济、财政实行监督的一个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下面几方面的内容。
  审计的目标  审计的最低目标在于确定财务报表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对财务实绩提出公正的意见;审计的最高目标在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
  审计的任务  根据审计的目标,审计的任务可分为监督预算执行,审查财务活动,检查生产经营情况和审核预算决算。会计资料不仅是审查的对象,也是审计的基础。
  审计的种类  按审计对象可分为国家预算审计、税收审计、基本建设审计、企业审计等。按审计时间可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按审计主体可分为内部与外部审计。按审计目的可分为会计报表、合法性、方案与管理审计等。
  审计的方法  ①盘存。检查货币资金、在制品、产成品、商品和其他物资的完整程度。这也是检验物质保管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盘存有定期和不定期之分。②凭证检查。这是审计工作的主要方法,它确定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及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凭证检查以原始凭证、汇总凭证、明细分类帐和总分类帐的记录、资金平衡表及其他报表为对象。
  审计的原则  主要有:①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事实,按照实际材料进行检查,查明问题的原因和规模,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②全面检查的原则。个别业务只有在总体业务的相互关系中才能显现其本质。审计须据此确定每项业务的合理性与合法性。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原则。检查、处罚是审计的手段,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审计的目的,通过审计促使审计对象的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9: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