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客家方言 |
释义 | Kejiɑ fɑngyɑn 客家方言(卷名:语言 文字) Hakka dialects 又称客家话或客话,个别地方也称话、麻介话、新民话、土广东话。它是汉语七大方言中内部比较一致的一种方言。 通行地域 客家方言主要通行于广东东部和北部、广西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台湾、四川和湖南部分地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以及美洲的华侨、华裔中也有使用者。使用人口约3700万。客家话以梅县话为代表。 各省或自治区的通行地区大致如下: ①广东省纯粹属客家方言或以客家方言为主的县市有:梅县、韶关、惠州、兴宁、五华、蕉岭、大埔、平远、龙川、和平、始兴、连平、新丰、河源、丰顺、紫金、南雄、翁源、博罗、宝安、惠阳、惠东、揭西、仁化、乐昌、廉江、曲江、乳源、连南、英德。此外,饶平、潮州、揭阳、潮阳、惠来、普宁、陆丰、海丰、龙门、深圳、佛冈、清远、从化、花县、南海、增城、广州、东莞、中山、珠海、斗门、新会、连县、连山、阳山、广宁、三水、高要、云浮、高明、新兴、鹤山、开平、台山、郁南、罗定、阳春、阳江、信宜、高州、茂名、四会、化州、遂溪、海康、徐闻、电白、儋县以及香港的部分地区也讲客家方言。 ②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客家方言是第3大方言。比较集中的地区是:陆川、博白、浦北南部与合浦东部;其次是防城、钦州与灵山断续相连的一片地区,以及以贵县为中心,沿铁路东南至玉林北部,西北到黎圹、宾阳地区;再次是贺县、钟山、昭平相连接的地区。此外,还有来宾、桂平、平南、象州、柳州、蒙山、荔浦、阳朔。 ③福建省主要通行于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永定、清流、宁化、明溪等县。此外,南靖县的曲江,平和县的九峰、长乐,诏安县的秀篆、官陂,龙岩西北部的万安(旧名溪口镇)等地说的也是客家方言。 ④江西省主要通行于南部的兴国、宁都、石城、瑞金、会昌、寻乌、安远、定南、龙南、全南、信丰(不包括县城嘉定镇和部分农村)、大余、崇义、上犹、南康、赣县、于都等17个县和西北部的铜鼓县。此外,广昌、永丰、吉安、泰和、万安、遂川、井冈山、宁冈、永新、万载、宜丰、奉新、靖安、高安、修水、武宁、横峰的部分乡镇均讲客家方言。 ⑤四川省主要通行于川西的成都郊区东山一带、新都、金堂、广汉、什邡、彭县、温江、双流、新津,川南的简阳、仁寿、资中、威远、安岳、富顺、隆昌、泸县、合江、宜宾,川中的广安,川北的仪陇、巴中、通江、达县,凉山州的西昌等县市的局部地区。 ⑥湖南省主要通行于攸县,茶陵、酃县、汝城、桂东等县的某些乡村,其次通行于浏阳和平江县的某些乡村。江永、江华等地也有少数人说客家方言。 ⑦台湾省主要通行于北部桃园以南的各乡镇和中坜、新竹、竹东、苗栗一带乡镇,以及南部的屏东县一部分乡镇和高雄县的美浓镇等地。除上述地区的汉族居民使用客家方言外,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五省的畲族几乎都使用客家方言。 主要语言特征 语音方面 ①声母: a.古浊塞音和塞擦音 (並、定、群、从、澄、崇)声母字,不论平仄,大都变为送气清声母。例如“别、辨”的声母是p‘,“地、敌”的声母是t‘,“旧、件”的声母是k‘,“昨、捷、浊、住、助”的声母是堭‘。 b.古晓、 匣母的合口字声母, 多变读为 f。例如“灰、辉、怀、谎、花、虎、婚、回、呼” 的声母是f。 c.部分古非、敷、奉母字,口语中念重唇音声母 p、p‘,保留了“古无轻唇”这一上古语音的特点。例如“飞、斧、肥、吠、浮、符”。 d. 古见组声母细音今读大都保持舌根音 k、k‘、h。例如“基、记、九” 的声母是 k,“欺、谦、求”的声母是k‘,“希、喜”的声母是h。 e.大都有唇齿浊擦音声母 v。它来源于古微、影、云母和少数匣母的合口韵字。例如:“物、务、碗、蛙、威、屋、湾、窝、王、往、话、黄、皇、还”。此外,古喻母合口三等字闽西客家话也有念 v声母的,例如:“云、域、疫”。 f.古知、照精组声母在客家方言内部的分化情况比较复杂。例如广东多数地区,这三组声母合流,念堭、堭‘、s;部分地区知、照三(章)组声母念堮、堮 、惼。照二(庄)组、精组声母念堭、堭‘、s。例如:古晓、匣三四等字和个别溪母字,在兴宁话中念惼声母。例如:晓嶉惼au, 希嶆惼媩、虚嶆惼媩、休嶆惼u,气惼媩嶈、器惼媩嶈、弃惼媩嶈; 以母字和不少影、云母字念墭声母,例如:羊嶆墭婖嬜、样墭婖ɡ嶈、盐嶆墭a嬜、医嶆墭媩、衣嶆墭媩、音 嶆墭u嬜、英嶆墭Ι嬜、约墭婖k嶇、援嶆墭εn、圆嶆墭εn、员嶆墭εn、袁嶆墭εn、怨墭ε嬜嶈、远嶉墭εn、院墭εn嶈。广西陆川(南部乌石话除外)、贺县、贵县客家话大体上古精、照二(庄)组声母念堭、堭‘、s,知、照三(章)组声母念慯、慯、嶃。例如:津嶆堭in、珍嶆慯in、侵嶆堭im、深嶆慯嶉im、旬嶆sun、绳嶆嶃un。古知组一部分字的声母闽西念掵、掵嶉 ,例如:知嶆掵、猪嶆掵 u、竹嶆掵 u、珍嶆掵 e嬜、张嶆掵 婖嬜、中嶆掵 o嬜、池嶆掵 嶉i、超嶆掵 ‘婖、抽嶆掵 '奃嚕。古章组一部分字的声母闽西念掵、嶉掵、∫。例如:纸掵嶉、诸嶆掵 u 、真嶆掵 e嬜、春嶆掵 'e嬜、昌嶆掵‘婖嬜、蛇嶆∫a、书嶆∫u。 台湾省的美浓客家话知、照、精组合流。例如:灾、斋、猪、章的声母是堭;猜、差、丑、昌的声母是堭‘;三、沙、书的声母是s。桃园客家话古精组和照二(庄)组字的声母念堭、堭‘、s。例如:精、庄、从、初、心、生;知组和照三(章)组字的声母念掵、嶉掵、∫。例如猪、章、丑、昌、船、书。四川华阳凉水井客家话古知、照、精组字的声母大都念堭、堭‘、s,但有部分精组字的声母念慩,例如:亲、戚、祭、枪、尽、刺。 g.鼻音声母比较丰富。不少地区除有 m、n、嬜声母外,还有怱声母。怱声母出现在古疑、泥(娘)母三四等细音字和部分日母字中。例如:语、宜、人、牛、年、迎、日、眼、娘。 h.古来母字大都念 i声母,但古来母齐齿呼的小部分字的声母闽西长汀客家话白读念t,这是很特殊的。例如:李嶉ti、六 嶆t奃嚕、笠ti嶈、鳞嶆te嬜、卵嶉lǔ、聋嶆lo嬜、力ti嶈、两嶉ti婖嬜、林嶆te嬜、刘嶆t奃嚕。 ②韵母: a.绝大部分地区客家方言没有撮口呼韵母,撮口呼与齐齿呼混读。例如: b.以 婖或o为主要元音的韵母较多。例如: c.古流开一厚、侯韵和开三尤韵字多数地区读eu韵,一部分地区读iu韵,个别地区读奃嚕韵。例如: d.古鼻音韵尾-m、-n、-嬜和塞音韵尾-p、-t、-k在客家方言中不同程度保留下来。其中广东和广西、台湾等地保留得比较完整。例如:广东兴宁只保留 -n、-嬜、-t、-k韵尾。例如:团嶆t婖n、甘嶆ka嬜、鸽kak嶇、夺t‘婖t嶇,四川华阳凉水井只保留-n、-嬜、-妱 韵尾,例如:饭嶉fan、放fo嬜嶈、夹ka妱嶇、笔pi嶈妱、木mu妱,闽西只保留-嬜韵尾。例如:甘嶆ka嬜、团嶆t'ū、半pa嬜嶈、横嶆ⅴa嬜、鸽嶆ko、别p‘e戼、白p‘a戼。 ③声调:客家方言的声调大都为 6个。调类的分合与声母的清浊有关。古平声清声母字今读阴平,浊声母今读阳平,入声也按声母的清浊分为阴阳两类。上声去声一般不分阴阳,但古上声全浊声母大部分读去声,古次浊声母大部分读阳平。古去声字今仍读去声。少数地区没有入声(或入声只归为一个调类,不带-p、-t、-k韵尾),平、去声分阴阳,上声不分阴阳,只剩5个声调。 词汇方面 以梅县话为例: ①古词语的沿用。日常口语中普遍使用的古词语有索(绳子)、禾(稻子)、乌(黑)、面(脸)、食(吃)、颈(脖子)、饥(饿)、朝(早晨)、昼(中午)、行(走)、沸(沸腾)等。有一部分是客家方言独自保留的古词语。例如:噍堭‘iau嶈(咀嚼),捼扄n婖(两手相切摩),殕嶉p'u(食物发霉时表面长出来的一层白色的霉菌),嶆seu(馊),薮te嶈u(窝),嶆k‘ai(肩挑),晡嶆pu(下午或傍晚),拗嶉au(折),嶆tsi(瘦小),嶆nau(恨;不喜欢),桊k‘ian嶈(牛鼻中环)等。 ②方言词语的创新。由于方言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历史状况、风俗习惯、土特产以及不同的造词习惯形成了一大批方言词语,例如:雪枝(冰棍)、粄(一种用米粉制成的糕)、□丸p婖k戻扄ian(一种肉丸子)、打醮(一种迷信活动)、擂茶(一种饮料)等。 ③借用其他方言或外语词语。有些借自粤语,例如:啱(刚刚、合得来)、靓(漂亮、美好)、呖(聪明、能干)等;有些借自英语,例如:裇衫的裇(shirt衬衣)、波 e(乒乓球)和波珠中的波(ball球),唛(mark商标、标志);有些借自马来语,例如:接吻叫□[嶆tsim](chium); 在外国传入的物品名称上加“番”、“洋”、“红毛”、“荷兰”等,例如:番背(外国)、番片(国外)、番枧(肥皂)、洋遮(伞)、红毛泥(水泥)、荷兰豆(一种扁而薄,连豆荚一齐吃的豆类)等。 ④ 词汇意义的差异。 有些词语与普通话同义异形,例如:叫(哭)、面(脸)、热头(太阳)、火蛇(闪电)、心舅(媳妇)等;有些词语与普通话同形异义,例如:古典(故事)、打靶(枪毙);有些词语与普通话词形相同,但意义范围不同,例如:“唇”,普通话指人或某些动物口周围的肌肉,客家方言还兼指器物的口和边缘,如:锅唇、桌唇;“米”,普通话一般指稻米和去掉壳或皮以后的种子,如:糯米、花生米、高粱米。客家方言只指稻米,等等;有些词语与普通话词形相同而词义互相交叉,例如:“光”、“亮”、“明”,在客家方言和普通话中都是同义词,都有相同的用法,如:火光、光芒、亮晶晶、亮相、明亮、明了,但客家方言用“光”的地方,普通话则往往用“亮”或“明”,如月光(月亮)、灯太光(灯太亮),又如“细”和“小”,“夜”和“晚”,“日”和“天”,“破”和“烂”等词都有词义交叉和用法不同的区别。 ⑤语法意义的差异(即词的语法功能)。客家方言的一部分词在语法意义上与普通话不同,例如:“鼻”,除作名词鼻涕外,还作动词“闻”、“嗅”;“爱”,除作动词喜爱外,还作助动词“要”;“烧”,除作动词燃烧外,还可作形容词“暖和”和名词“柴火”。 ⑥构词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素次序、重叠式、附加式和单复音词等方面。有些并列式和偏正式合成词的词素次序与普通话不同,例如:紧要(要紧)、闹热(热闹)、牛公(公牛)、人客(客人),等等,在词的重叠方式方面,单音名词、量词可重叠的范围比普通话大,重叠后有“每一”的意思,例如:碗碗(每一碗),枪枪(每一枪),铲铲(每一铲)。客家方言的单音动词和形容词一般都不能单独重叠,如需重叠,后面一定要加后缀-e,如“细细e”(小小的),e起弱化作用。但台湾客家方言的单音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起加强作用,例如:(蓬乱的)、憨憨(很傻);台湾客家方言有一些形容词甚至可以用三叠的方式表示最高级,例如:光光光(非常亮),苦苦苦(非常苦),热热热(非常热)。客家方言有一种比较特殊的“ XAA”重叠式,它的构词能力很强,每个中心词后的重叠嵌音均不同,而且一定要加后缀-e,表示程度加深,例如:红邹邹e(红艳艳的)、肥不肥e(胖墩墩的)。在附加式方面,客家方言常用的前缀有“亚”(或“阿”)、“老”,后缀有“e”、 “头”、“公”、“ 嫲”、“ 牯”、“哥”、“兜”(等),中缀有“晡”,如:亚爸(爸爸)、阿姐(姐姐),老妹(妹妹)、老公(丈夫),遮e(伞),日晨头、下昼头、石头,鸡公、鸭公、手指公、脚指公、虾公,亚陈嫲、亚娣嫲、亚三嫲、老张嫲,牛牯、羊牯,蛇哥、哥,兜(我们)、俉兜(你们)、兜(他们),今晡日(今天)、秋晡日(昨天)、夜晡头(晚上)等。在单音词和复音词的比例方面:客家方言的单音词比普通话多。普通话有些复音词在客家方言是单音词,例如:兴(高兴)、识(认识)、皮(皮肤)、桌(桌子)等。 语法方面 以梅县话为例: ①人称代词的领属格可以通过变韵调和加“嘅”的方法表示,例如: ②有特殊的疑问代词,例如:脉个(什么)、满人(谁)。 ③有特殊的名词和量词、动词和量词的配搭关系。例如: ④双宾语的位置比较灵活:间接宾语既可以放在直接宾语之前,也可以放在直接宾语之后。谓语可以重复,分别加在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之前。例如: 一件衫。 我给他一件衣服。 一件衫。 我给他一件衣服。 一件衫。 我给他一件衣服。 ⑤比较句的格式是甲—比—乙—过—形容词。例如:牛比猪过大(牛比猪大)。 ⑥动词各种体的表示方法:a.动词前加“正[tsa嬜嶈]”,表示动作刚开始,如正食饭(我刚吃饭)。b.动词后加“等”,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持续进行,如:吃等饭(我正在吃饭),你手e拿等脉个(你手里拿着什么)。c.动词后加“e”或“过e”,表示动作已完成,如:食e(我吃过了)。d.动词后加“□[p‘et嶇]”或“得”,表示过去完成,如:一个月就食□四十斤米(他一个月就吃掉了四十斤米)。e.动词前加“盲”表示动作未开始,如:盲食饭(我还没有吃饭)。f.动词后加“转”,表示动作回复,如:俉着转俉嘅棉袄去(你再穿回你的棉衣)。g.动词后加“□□”表示试一试,如:看 na嶈·e(看一看)、听嬜a嶈·e(听一听)。 ⑦通过变调表示近指和远指。例如: 嶉ke e(这里) ke嶈e(那里) 嶉ke 边(这边) ke嶈边(那边) ⑧处置式只用介词“将”而不用“把”,例如:俉将桌搬转来(你把桌子搬回来),将碗打烂 e(我把碗打破了)。 ⑨有些词在句中的词序不同,例如客家方言的范围副词“添”相当于普通话的“再”,但两者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前者放在谓语后面或句末,后者放在谓语之前。例如:听一摆音乐添(再听一次音乐),影张像添(再照一张像片)。作副词用的“多”和“少”放在动词的后面,如:拿多丢e(多拿一点),用少丢e(少用一些)。客家方言的“倒”相当于普通话“做得到”的“到”,但两者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如:学得 e多知识倒(学得到很多知识)。客家方言的“去”和“来”放在宾语之前。例如:阿乸去桂林(我母亲到桂林去),阿姐矛来工厂(姐姐没有到工厂来)。有时这类句子的“去……来”要配合使用,如:俉去耐 e来(你上哪儿去了)? ⑩形容程度深浅的表达方式不同。例如:形容词单用,表示一般程度,形容词重叠,后加“ e”,(受前一音节的影响,e起同部位的音变),表示程度弱化。如:酸酸ne(酸酸的),形容词前加“e嶈”,表示程度强化,相当于“很”。如: e嶈酸(很酸);形容词前加“唔知几”、后加“e”,表示最高程度,相当于“非常”,如:唔知几酸ne(非常酸);形容词前加“忒”表示程度过于,相当于“太”,如:忒酸(太酸)。 声母 韵母 声调 参考书目 袁家骅等:《汉语方言概要》,文字改革出版社,北京,1983。 罗肇锦:《客家语法研究》,学生书局,台北,1984。 董同龢:《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科学出版社,北京,1956。 杨时逢:《台湾桃园客家方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单刊甲种之22,台北,1956。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