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卜克内西,K.
释义 Libukeneixi
李卜克内西,K.(卷名:外国历史)
Karl Liebknecht (1871~1919)
  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翼领袖之一,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871年8月13日生于莱比锡市,其父是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W.李卜克内西。1890~1893年在莱比锡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时参加社会主义运动。毕业后,1894~1899年先后任地方的候补法官、检察官。1897年获博士学位。1899年在柏林开设律师事务所。1900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逐渐成为社会民主党内最有影响的左翼代表,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进行了积极的斗争。1905年俄国革命爆发后,同R.卢森堡等一起,主张按照俄国经验,大力开展议会外的斗争,特别是加强组织群众性的政治罢工。1907年出席第二国际斯图加特代表大会,支持В.И.列宁和卢森堡在军国主义问题上对A.倍倍尔的决议草案提出的修正。同年,主持召开社会主义青年组织第一次国际代表会议,作反对军国主义的报告,并当选会议期间成立的社会主义青年国际联合会主席。后发表题为《军国主义与反军国主义》的小册子,阐明军国主义与帝国主义的必然联系,指出反军国主义宣传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重要形式,因而于10月被捕入狱,判处 1年半徒刑。1908年当选普鲁士邦议会议员。次年出狱。1912年当选德国议会议员,通过议会讲坛进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宣传,着重揭露军火垄断资本家F.克虏伯的罪行。在德国社会民主党1912年开姆尼茨代表大会上,号召加强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认为这是同军国主义进行斗争的重要手段。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同年8月4日在议会讨论对政府的军事拨款时,李卜克内西从遵守党纪出发,屈从社会民主党议会党团决议,投了赞成票。但他很快改正错误,在同年12月 2日议会再次讨论军事拨款时,单独投反对票,并在国会提出“掉转枪口反对自己国内的敌人”的口号,鼓舞和推动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和国际反战运动。1916年 2月被征入伍。同年 3月参加社会民主党左派秘密举行的全国代表会议,发表反战讲话。5月写成《主要敌人在国内》传单,指出德国主要敌人是德国帝国主义,指出以革命方式结束帝国主义战争的策略。在他影响下,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国际派在战争期间发展成为各国社会民主党左派中最重要的政治派别。由于在柏林领导反战示威游行,被军事法庭判处 4年徒刑。1918年10月获释,即投身德国十一月革命。11月组织斯巴达克同盟,并参加德国共产党创建工作。次年1月15日,与卢森堡同遭右派社会民主党临时政府杀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5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