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玛耶罗娃,M.
释义 Mayeluowa
玛耶罗娃,M.(卷名:外国文学)
Marie Majerová (1882~1967)
  捷克女作家。出身于布拉格附近一个穷苦的工人家庭。3岁丧父,随母移居工业城市克腊德诺。小学毕业后去布达佩斯亲戚家当女仆,靠自学和上夜校获得知识。曾参加社会主义青年组织的活动,支援克腊德诺矿工的罢工运动。她是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毕生从事新闻工作,当过《红色权利报》、《共产党人》等报的记者。  
  玛耶罗娃的创作从一开始就给捷克文学带来了新的主题──资本主义工业化高潮时期工业无产阶级的生活和斗争。早期作品主要反映工人家庭的悲惨处境和妇女的痛苦与不幸。虽然在刻划人物和暴露现实方面还不够广泛和深刻,但同当时流行的以感伤主义和自然主义手法描写工人生活的作家相比较,她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来反映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的。
  玛耶罗娃在艺术上较成熟的作品,是长篇小说《共和国广场》(1914),书中描写一个青年追求革命,从沙皇俄国逃亡到巴黎,误入无政府主义团体,历尽艰苦,最后被捕入狱。这部小说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失败后工人运动面临的危机,指明无政府主义的危害性。长篇小说《汽笛》(1935)是玛耶罗娃的代表作,小说通过一个工人家庭祖孙三代的遭遇,写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克腊德诺矿工和冶金工人的斗争。长篇小说《矿工之歌》(1938)反映一对矿工夫妇颠沛流离以至沦为乞丐的悲惨命运,在人物和情节的描写上与《汽笛》稍有衔接。
  除小说外,玛耶罗娃还写过许多报告文学和儿童文学作品,前者如《美国印象记》(1920)、《革命后的一天》(1925);后者如《罗宾松卡》、《心怀不满的小兔子》等。她在1953年访问中国,回国后出版了报告文学集《歌唱的中国》(1954)。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