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武装力量动员
释义 wuzhuɑng liliɑng dongyuɑn
武装力量动员(卷名:军事)
mobilization of armed forces
  国家将军队和其他武装组织由平时体制转为战时体制。通常包括现役军人和预备役人员以及相应的武器装备和物资的动员。主要做法包括:国家发布动员令后,现役军人一律停止退出现役,休假、探亲的现役军人立即归队;征召预备役人员,按战时编制补充现役部队,组建新的部队;改编和扩充其他武装组织。随着战争的发展,进行持续动员,以保证军队不断补充和扩大,直至战争结束。
  战争初期的武装力量动员,对保障军事力量迅速扩编和战略展开,掩护国家转入战时体制,取得战略主动,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已成为世界各国战略家潜心研究的重大课题。
  现代战争对武装力量动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许多国家都采取现役和预备役相结合、平时和战时相结合的办法,在平时做好武装力量动员的准备工作。主要措施包括:①保持一支精干的、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常备军,作为战争初期作战和动员扩编的骨干。如苏联陆军的现役部队分为满员师、简编师、架子师,战时在数天内即可完成兵员补充,遂行作战任务。②完善预备役制度,储备大量训练有素的后备兵员。通常以退伍军人为主组成第一类预备役,作为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以保证战争初期动员的需要;同时,储备大量的第二类预备役人员,以保持持续动员的能力。在后备兵员上,许多国家还特别注意解决技术兵和军官的储备问题。他们对学校、机关、企业的各种技术人员进行登记,并结合其专业实施必要的训练。同时开展各项国防体育活动,使广大青少年掌握军事技术。美国还在许多高等院校设立后备军官训练团,为军队培养和储备初级军官。③组建后备役部队。如苏联的动员师、美国的国民警卫队和联邦后备队、法国的预备役师、南斯拉夫的国土防御部队、联邦德国的本土防御部队等。这些后备役部队平时配有武装装备,定期进行训练,战时能迅速投入作战。④划分兵员补充区。通常按照就地就近动员的原则,划分若干兵员补充区,以便迅速补充、扩编或组建新的部队。⑤储备相应的武器装备和军需物资,对军民通用的机械、车船、马匹等进行登记统计,做好征用、征购计划。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4 21:4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