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赵孟 |
释义 | Zhɑo Mengfu 赵孟(1254~1322)(卷名:中国文学) 元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宋宗室秦王赵德芳的后代,五世祖居湖州(今浙江吴兴),遂为湖州人。14岁时以父荫补官。赵孟在宋朝时,是一个公子王孙,风流散诞,大抵象他的《人月圆》词所说,成长在“红裙翠袖,多少闲情”的环境中。也正如《渔父词》里写的,“盟鸥鹭,傲王侯,管甚鲈鱼不上钩。”有时也过着江湖放浪的生活。宋亡入元,由程钜夫荐举,任刑部主事,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死后谥文敏。 赵孟文学上以写诗为主,晚年作品中有一些怀念故国的内容。他的《岳鄂王墓》诗写“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陶宗仪称赞说:岳王墓诗不下数十百篇,其脍炙人口者,莫如赵魏公作。赵孟的《和姚子敬秋怀》诗中的:“新亭举目山河异”,《钱唐怀古》中的“春风麦秀使人愁”等,都流露出国破家亡的悲痛。《词苑丛谈》说他的〔浣溪沙〕词“不无麦秀狡童之感”。赵孟晚年对做官有所悔恨,《自警》诗说:“齿豁头童六十三,一生事事总堪惭。”他的诗风格流丽,如《赠子敬》、《题所画梅竹赠石民瞻》、《万柳堂即席》等。 赵孟的书、画也很出色。绘画、题诗、书法三者完满地结合在一幅画面上,使得他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享有盛名。他的书法,圆转秀美,人称“赵体”。他的画,笔墨圆润秀劲,以飞白法画石,用书法笔调写竹,变革流行已久的南宋“画院”派的体制格调,开创了元代画风。影响所及,十分深远。他的画,今存《重江叠嶂》、《水村》、《红衣天竺僧》、《秋郊饮马》等作品手迹。他写诗作画都主张变革宋末风气,揭橥“师古”的旗帜以革新。主张诗要有“寄兴”,画“贵有古意”。他认为写诗作文,有不同要求。诗要有寄托,要用比兴手法。文只要求“明理”,把道理说清楚就行了,不需要深文曲笔。所以他的散文并不华丽,而归于简朴。 赵孟的题画诗和题画文作用不尽相同。题画文,基本上是对画的解说,客观具体介绍,题画诗则比较抽象。如他的《题李仲宾野竹图并序》写道:“吾友李仲宾为此君写真,冥搜极讨,盖欲尽得竹之情状,二百年来以画竹称者皆未必能用意精深如仲宾也。此野竹图尤诡怪奇崛,穷竹之变,枝叶繁而不乱,可谓毫发无遗恨矣。”题画诗则为:“偃蹇高人意,萧疏旷士风。无心上霄汉,混迹向蒿蓬。”但只须把诗、文、画三者合而为一,便显得浑然一体,并就都放出异彩,表现出一个诗人同时又是画家的匠心独运。 赵孟著作,有《松雪斋文集》十二卷,元至正刊本。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