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杜文秀 |
释义 | Du Wenxiu 杜文秀(?~1873)(卷名:中国历史) 清咸丰同治间云南回民起义领袖。字云焕。云南永昌府保山县金鸡村人,回族。生长于商人家庭,自幼读书,聪颖过人,入庠应试,补为廪生。为人刚毅正直,见义勇为。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曾与保山回民丁灿廷、木文科等至北京都察院控告地方当局支持保山汉族团练屠杀回民事件。清政府命云贵总督林则徐赴滇察办。1856年(咸丰六年),云南回民起义发动后,杜文秀于蒙化率众起义,攻克大理,为起义群众推为总统兵马大元帅,宣布遥奉太平天国号令,蓄发易服,旗帜尚白,以甲子纪年,联合汉、彝、白等族建立起以大理为中心的起义政权,指挥起义军不断打击清朝反动统治,陆续占据五十余座城池,形成云南各族人民反清斗争的一支重要力量。杜文秀领导的大理政权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各族人民的措施:①回汉民族一律平等,改进了民族关系,增强了团结,深得各族人民支持与拥护,起义队伍不断扩大。②颁布《管理军政条例》,整饬吏治与军纪,严禁起义官兵贪污受贿、勒索百姓和欺压人民。③下令招集流亡,安定社会秩序;取消地方苛派,减轻人民赋税负担;发放耕牛、农具,招民垦荒,兴修水利,开展贸易,发展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由于上述措施的实行,大理政权辖区内民商相安,百姓乐业,受到各族人民的称颂。 1867年(同治六年),杜文秀调集二十余万大军,大举东征昆明。发布《誓师文》,明确提出反清的起兵宗旨;并传檄全省,申明起义军拯救回汉民族的起义目的,在云南境内掀起反清斗争的高潮。但起义军在长期围攻昆明战役中,由于战略上保守,坐失军机,致使清军乘机反扑,义军溃败,从此起义势力一蹶不振。在大理政权的后期,起义队伍中有名刘道衡者,曾以杜文秀之子的名义经缅甸去伦敦求援,在《上英皇书》中表示大理政权以臣属英国为条件,以换取英国的援助。但刘道衡的使英活动,多属自作主张,与杜文秀没有直接联系。1873年,清军兵临大理,杜文秀见大势已去,在起义军主和势力影响下,情愿牺牲自己以救大理军民,服毒后出城与清军议和,被杀牺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