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毛泽东关于教育的论述
释义 mɑo zedong guɑnyu jiɑoyu de lunshu
毛泽东关于教育的论述(卷名:教育)
exposition of Mao Zedong on education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教育工作。他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分析、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他指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教育实践,对中国旧教育的改造和新教育的创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新民主主义教育   毛泽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根据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在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时期,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和教育。他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国民文化和国民教育的宗旨,应当是新民主主义的;就是说,中国应当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这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和教育。同时指出,对于“一切奴化的、封建主义的和法西斯主义的文化和教育,应当采取适当的坚决的步骤,加以扫除”。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应争取教育为全民族中90%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
  教育为革命和经济建设服务   毛泽东认为教育受政治和经济所制约,同时教育又对政治和经济起重要的反作用。因而,他很重视教育工作。在进行革命战争时期,他要求教育要紧密配合革命工作,提出:“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实行抗战的教育政策,使教育为长期抗战服务,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课程、新制度。在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之后,则要求教育同各种经济事业相配合,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德、智、体都得到发展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时期提出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85页)。并对德育、智育、体育分别提出明确的要求。在德育方面,他指出,学校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他要求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除了学习专业以外,还应该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逐步地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他提倡深入实际,接近工农。在智育方面,毛泽东指出:学习书本知识(理性知识)是完全必要的;要重视理论与实际统一,将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实际中去。要善于思索,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改革教育方法和考试方法。反对注入式教学法。提倡启发式教学法。重视学生自学。在体育方面,毛泽东很注意增强学生的体质,除了倡导发展体育运动之外,还提倡爱国卫生运动。移风易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毛泽东指出,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干部教育   毛泽东从战略高度着眼,十分重视干部教育。他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要培养出大批能领导革命的高级干部。抗日战争时期,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于1942年发布《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指出:“在目前条件下,干部教育工作在全部教育工作中的比重,应该是第一位的;而在职干部教育工作在全部干部教育工作中的比重,又应该是第一位的。”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要求干部一面战斗,一面学习,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要求干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本原则,来探讨和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列主义的方法。他向党提出了系统地周密地研究周围环境的任务,以及要研究近百年的中国问题。他要求文化程度低的干部先学好文化,作为从事工作的基础和学习理论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又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要求干部不仅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时要学习一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他创造了在全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整风的形式,解决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即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矛盾,这对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起了重大作用。
  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在中国革命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先后创办了很多干部学校,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干部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的党、政、军、农、工、教育、文艺等各个方面的革命干部。这些干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毛泽东坚持和发展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他从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思想教育三个方面强调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性。他指出,这即是革命及生产发展的需要;教育改革及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需要。他要求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毛泽东始终坚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列入教育方针,作为办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他指出,要从实际出发,确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制度、内容及组织形式。
  两条腿走路,多种形式办学   毛泽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两条腿走路,多种形式办学的方针。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根据江西苏区的实际情况,就提出:一方面要办列宁小学、中学、师范以及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等干部学校,另一方面要办群众夜校、补习学校、识字组等,发动群众自己教育自己,以民教民,来发展国民教育事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强调根据群众的需要和自愿的原则办教育,指出要开展扫除文盲运动,发展群众教育,发展小学教育;不但要有集中的正规的小学、中学,而且要有分散的、不正规的村学、读报组和识字组。由于充分发挥群众办学的积极性、创造性,各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教育得到蓬勃发展。进入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又多次重申两条腿走路,多种形式办学的方针。
  重视知识和知识分子的作用   毛泽东很重视学习文化,强调要有比较完全的知识。他指出,学了文化以后,政治、军事、经济哪一门都可学。
  毛泽东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他指出,在中国革命中知识分子常常起着先锋和桥梁的作用,没有革命知识分子,革命就不会胜利。他还指出:革命力量的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建设,离开革命的知识分子的参加,是不能成功的。
  毛泽东提倡知识分子要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走又红又专的道路。知识分子要学习革命理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要到工农中去,与工农民众相结合;要接触实际,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
  毛泽东指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和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它应该领导一切其他组织,如军队、政府与民众团体。中国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中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以及走中国自己的道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起了保证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如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反对排外主义和复古主义;批判地吸收古代和外国教育遗产和教育实践中的进步的、积极的内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