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甲骨文中的舞蹈记载
释义 jiaguwen zhong de wudao jizai
甲骨文中的舞蹈记载(卷名:音乐 舞蹈)
dance inscribed on oracle bones
  甲骨文和甲骨卜辞是考察中国商代舞蹈的重要资料。在已发掘出的甲骨卜辞中,与舞蹈活动直接相关的纪录,不下百条。如武丁卜辞“勿舞”、“……卜今日……舞河眔,从雨”等表明,舞蹈是商代用来降神祀鬼的一种手段。在商代,舞蹈常常被用于求雨,卜辞中有关舞蹈的记载,几乎都与是否下雨有关,除上面所引,还有如“多舞,不其从雨”;“癸卯卜,贞,乎多老舞──王占曰其有雨──甲辰雨,丙午亦雨”;“贞我舞,雨”;“乎舞,从雨”等等。廪辛和康丁卜辞中的,是头蒙羽毛而跳的一种祈雨舞;康丁卜辞中的(即雩),也是一种祈雨舞。如“于翌日丙,又大雨”和“王其乎戍,又雨”等。这种舞的特点是载歌载舞,同时还有呼号之声。这种祈雨的舞蹈活动不仅经常举行,而且很隆重,甚至连续一两天,如“羽乙已我奏舞,至于丙午(雨)”。除祈雨外,在祭祀上帝、先王、祖先、山川等仪式中,舞蹈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商代祭祀活动中的主要内容。卜辞中的翌祭和濩祭是舞羽毛而祭;伐祭是舞盾而祭;龠祭是边吹奏管乐边舞蹈的祭祀活动;彡祭是伐鼓而祭。
  甲骨文中的“舞”字尽管有多种写法,但均作一个正面的人体双手持对称的舞具而舞的形状。这表明双手执相同的道具舞蹈,是商代最典型的舞蹈形式。舞具在象形的甲骨文中略有不同。一般象鸟羽或兽尾,也有象编结的彩帛。魌字是一人头戴假面具的形象。这说明在商代有戴面具的舞蹈,形式丰富多彩。
    


  降神、祈雨、祭祀、驱傩都是古代巫术。因而卜辞中所涉及各类舞蹈大抵属于巫舞。从事这类舞蹈的主要人物,如上面卜辞中的我、多、多老、和戍等。都可能是以歌舞娱神的巫,在卜辞中还有“今日众舞”的记载,可见也有群众性的集体舞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8: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