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清代宫廷戏曲画 |
释义 | qingdɑi gongting xiquhuɑ 清代宫廷戏曲画(卷名:戏曲 曲艺) 清代戏曲文物,是描绘晚清戏曲人物装扮的最真实、具体和丰富的形象资料。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有如下 3种:①封面题为《性理精义》,两册,共 100幅。绢本,工笔设色。每幅约高40厘米、宽28厘米。画的内容有《群英会》、《打金枝》、《骂曹》、《庆顶珠》等44出戏。每出戏画两幅,间或有画4~6幅的。每幅画剧中主要角色一人,全身。画面下角书剧中人物名。每两幅画的前一幅,在上角写明剧目。②封面题为《戏齣画册》,4册,共160幅。绢本,工笔设色。每幅约高56.5厘米、宽56厘米。画的内容有《铡美案》、《断桥》、《除三害》、《醉写》等近百出戏。每幅画一出戏的一个场面,角色多寡不等。下角写明剧目。剧中人物名分别写于靠近角色的画面空隙处。③封面题为《清人戏齣册》,1册,共15幅。绢本,工笔设色。每幅约高56厘米、宽56.5厘米。画的内容有《斩子》、《空城计》、《取荥阳》等14出戏。每幅画一出戏的一个场面,角色多寡不等。下角写明剧目。剧中人物名分别写于靠近角色的画面空隙处。(见彩图) 此外,还有一种戏曲人物画,原存昇平署,辛亥革命后,已从宫中流散出去,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北京图书馆、首都博物馆及私家均有收藏。其数量不详,当有数百幅。绢本,工笔设色。每幅约高27厘米、宽21.5厘米。画的内容有《取荥阳》、《艳阳楼》、《青龙棍》、《玉堂春》等近百出戏。每出戏画2~8幅不等。每幅画一人,画的都是大半身。画面上角书剧中人物名。每出戏的一组画中,其第一幅上角写明剧目,下端有一行小字:“穿戴脸儿俱照此样”。1932~1933年《国剧画报》曾连续发表过梅兰芳的藏品,单色影印,题为《昇平署扮相谱》。 上述各种戏曲画,均无作者名款和作画年月。从画的剧目来看,都是道光、咸丰以来北京的徽班常演的戏。据昇平署档案,这些戏的进入宫廷,是从咸丰年间开始的,在此之前,宫中演戏只限于昆腔和弋腔。因此,这些画册也当是咸丰以来陆续画成的。从画的风格来看,当出于内务府如意馆画士们之手。在如意馆的日记档案中,有“着沈振麟画戏出人物册页十八开”的记载。咸丰以来,把徽班调进宫廷演出,使宫中耳目一新,所以命如意馆画出以供观赏。沈振麟于道光中期入如意馆当差,一生都在宫中作画。沈氏家族沈元、沈利、沈贞、沈全等也在如意馆。这些戏曲画的风格大体相近,然其水平却有高下之别,很可能是以沈振麟为首的一群画士分头完成的。这些画幅不署作者名字,是因为如意馆的画家们对两类作品照例不署名:一类是帝王后妃像,不敢署名,也不准署名;另一类是小说插图、戏出人物,他们认为属于“小道”,不屑于署款。这些戏曲画对于人物扮相,包括生、旦化妆,净、丑脸谱,盔头服饰,以及桌椅砌末等,都画得很细致、真切,甚至可以对照出故宫所藏的某些戏衣实物来。其中注明“穿戴脸儿俱照此样”的一类戏曲人物画,很可能是给清宫的演剧太监们(称为“内学”)作为装扮范本。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