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
释义 Qingjun Shoufu Xinjiɑng zhi Zhɑn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卷名:军事)
  中国清光绪元年(1875)至三年间,清军驱逐侵占新疆的阿古柏军,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战争。


  19世纪中叶,英、俄两国在中亚争夺殖民地,并觊觎中国新疆。同治四年(1865),中亚浩罕汙国(在今苏联乌兹别克境)军事头目阿古柏在英国支持下,乘新疆动乱之机率军侵入,自立为“汙”,建立伪政权;十年,沙俄也出兵占领伊犁地区。新疆面临被英、俄肢解的威胁。 光绪元年三月, 清政府采纳左宗棠等人重视“塞防”、收复失地的意见,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决定收复新疆。
  左宗棠鉴于新疆远离内地,交通不便,战前着力采运军粮,购置枪炮、弹药,整顿、编组了一支6万余人的作战部队。二年三月,左宗棠从兰州移驻肃州(今甘肃酒泉),制定“缓进速战”、“先北后南”的作战方针,命道员刘锦棠总理行营营务,率湘军25营主攻乌鲁木齐;提督徐占彪和张曜各率所部驻守巴里坤至哈密一线,防敌北窜东逃。阿古柏闻讯,以马人得、白彦虎(均系陕甘回民义军首领,失败后逃新疆投敌)防守乌鲁木齐等北疆要地,阻击清军;一部兵力守胜金台、辟展(今鄯善)一线,防清军从天山南麓进攻;主力2.7万人部署在达坂城、吐鲁番和托克逊。
  六月初,刘锦棠率部抵古城(今奇台),会合乌鲁木齐都统金顺部,于八日进扎阜康。阜康南之古牧地,系通乌鲁木齐咽喉,白彦虎派兵拒守。刘锦棠、金顺军在大路佯动,二十一日夜沿小路偷袭黄田,二十四日进围古牧地。二十八日晨,清军轰坍城墙,突入城内,全歼守军数千人。翌日晨,清军向乌鲁木齐疾进,白彦虎等弃城南逃。尔后,金顺率部西进,连克昌吉、呼图壁,九月底克玛纳斯。时临冬季,刘锦棠筹粮整军,准备进军南疆。
  三年三月,清军分两路南进。刘锦棠率主力由乌鲁木齐攻达坂城;张曜、徐占彪分出哈密和巴里坤,会师盐池后协攻吐鲁番。初三夜,刘锦棠率万人进围达坂,以一部兵力阻敌援军,亲率主力昼夜攻城,初六破城,毙俘守军3000余人。十一日,刘锦棠分兵6营助攻吐鲁番,自率骑兵14营进击托克逊,托城敌酋海古拉(阿古柏次子)闻风窜逃,部众2万余人于十三日投降。同日,东路清军克吐鲁番。至此,清军打开了南疆门户,军事上已成破竹之势。阿古柏见三城失守,气急暴病而死(有说服毒自杀,有说被人毒死),其长子伯克·胡里继位,令白彦虎防守喀喇沙尔(今焉耆)、库尔勒等地,抗阻清军。八月,清军继续南进,连克喀喇沙尔、库车、阿克苏、乌什等城。这时,喀什噶尔守将谋划反正,刘锦棠得讯即分兵急进,十一月十三克喀什噶尔(今喀什)。月底,南疆各城全部收复。伯克·胡里、白彦虎逃往俄境。随后,左宗棠积极部署进军伊犁。沙俄慑于清军威力,在清廷多次交涉下,于七年同意归还伊犁地区。至此,粉碎了英、俄吞并新疆的阴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