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清辨
释义 Qingbian
清辨(卷名:宗教)
(Bhāvaviveka约490~570)
  古印度佛教学者。印度佛教中期大乘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观派的实际创始人之一。又名婆毗吠伽。生平不详。藏传资料谓其出身于南印度摩卢那罗之最胜王族,并在该国出家,从僧护学习龙树中观学说,曾为南方五十伽蓝之主。汉传资料则谓其上承青目。他对佛教内部大小乘及佛教以外各派,凡是与他说法不同的,一律采取批判的态度。据传他曾欲与护法辩论,护法避而不见。又传说他晚年在驮那羯磷迦国南山念陀罗尼而逝。
  清辨承认心外有境,认为外境由极微积集而成,反对瑜伽行派的唯识无境说。他主张俗有真空,认为瑜伽行派所执的三性,从世俗谛可许为有,但从胜义谛则应为空,并与瑜伽行派展开辩论。后世称这一场辩论为“空有之争”。在方法论上,清辨主张不论是破是立,都应该自己立量,即用因明格式建立适当的比量以积极地表述空,反对中观派另一学者佛护只破不立的归谬论证法,故后世把清辨倡导的这一派称作“自立量派”或“自续派”。清辨著作甚多。为当时注解《中论》的八大家之一。流传下来的主要著作有《中观根本般若灯释》(又名《般若灯论》)、《中观心论》、《大乘掌珍论》、《异部宗精释》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