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科内利乌斯,P.von
释义 Keneiliwusi
科内利乌斯,P.von(卷名:美术)
Peter von Cornelius (1783~1867)
  德国油画家,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绘画的代表。1783年9月23日生于杜塞尔多夫,1867年3月6日卒于柏林。
  科内利乌斯早期的绘画具有学院派古典主义的特点,后转而研究德国哥特式绘画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的作品,在米开朗琪罗的油画《圣家族》和歌德诗歌《浮士德》的插图中,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绘画语言,从此背离了古典主义艺术法则。
  1811年,科内利乌斯移居罗马,加入由F.普福尔和J.F.奥韦尔贝克领导的德国画家组织拿撒勒人画派,成为这个组织的核心成员。
         


  1816~1817年,科内利乌斯与拿撒勒人画派的其他画家共同创作了巴托尔迪别墅壁画。在壁画创作中他力图恢复被巴洛克解体了的基督教艺术的精神,重新连接起自A.R.门斯以来中断了的德国壁画传统。
  1819年,科内利乌斯应巴伐利亚王储,后来的国王路德维希一世的邀请,由罗马回到慕尼黑,从事新竣工的慕尼黑古典雕塑陈列馆的壁画装饰工作。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批有志于复兴纪念性湿壁画传统的画家,形成了所谓慕尼黑画派。
  1821年,科内利乌斯受命任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院长,1824年再任慕尼黑美术学院院长。这期间,科内利乌斯进行了大量而广泛的艺术组织活动。他按照自己的理想改变了慕尼黑美术学院长期由学院派古典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使学院办成宗教画与历史画的中心。自1829年起,科内利乌斯又受托作慕尼黑路德维希教堂东墙壁画《最后的审判》。这幅壁画覆盖整个墙面,描绘了接受最后审判的芸芸众生。这是科内利乌斯最重要的作品。这幅壁画创作历时10年之久。1841年后,科内利乌斯应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邀请,移居柏林,任柏林美术学院院长,直到去世。他的晚期作品除《四骑士》(1845)等以外,主要为皇家墓室设计了几幅壁画稿,这项重大的工程终因某种原因而未得付诸实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3:2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