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科威特
释义 Keweite
科威特(卷名:世界地理)
Kuwait/Kuwayt,Al
  亚洲西部国家。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北部。东临波斯湾,陆邻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面积17818平方公里(包括布比延岛和费莱凯岛等岛屿)。人口169.5万(1984)。首都科威特。
  全境地势呈波状起伏,多谷地和丘陵,西部略高。东北部为冲积平原,其余为沙漠平原。近一半地区海拔在100米以下,东南一隅最高不超过200米,境内无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淡水缺乏,饮水和灌溉用水主要靠淡化海水。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少雨。年平均气温33℃。1月10℃左右,7月34℃,最高达52℃,年降雨日不超过20天。年降水量30~177毫米,多集中在12月至翌年3月。


  全国人口半数以上是其他阿拉伯国家和伊朗、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侨民,本国阿拉伯人约占总人口42%。居民95%信奉伊斯兰教,其中约70%属逊尼派,阿拉伯语为国语。
       


  公元7世纪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710年,阿拉伯半岛内地的阿奈扎部落迁来,1756年建立科威特酋长国。1871年成为奥斯曼帝国巴士拉省的一个县。1899年被迫与英国签订条约,承认英国为“宗主国”。1939年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61年宣布独立,称科威特国(君主立宪制)。
  在发现石油前,主要经济活动是游牧、采珠、捕鱼和少量海运。1934年,由英、美两个石油公司组成科威特石油公司,开始勘探石油,1946年开始商业性生产和出口,遂变为单一的石油经济国家。独立后,民族经济发展很快,在巨额石油收入基础上发展多样性经济。1974~1977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2%。198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达16452美元,居世界前列。
  经济以石油为主。石油收入占国民收入 90%以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1980年已探明石油储量约90亿吨,居世界第三位;天然气储量约 13240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南部和海底,其中布尔甘油田和劳扎塔因油田均属世界大油田之列。独立前,石油开采、加工及销售为英、美国际石油垄断资本所控制。独立后,石油国有化,原油产量迅速增加,1973年产油1.57亿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嗣后,受石油输出国组织分配额的限制,产量下降,1983年产油5400万吨。原油大部分供出口。近年来,积极扩大石油加工能力。在南部沿海艾哈迈迪港等地建有5家炼油厂,加工全国石油产量的70%,加工能力在中东地区仅次于伊朗。石油化工业也有较快发展,主要生产盐类和氨类。60年代开始建立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厂和液化天然气厂,1980年天然气产量34.1亿立方米。淡化海水规模居世界首位,日产能力可达48.2万吨(见彩图)。其他工业有金属加工、水泥、预制件、食品加工、玻璃、皮革、日用品等,规模较小,产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1%。
  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 0.3%。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1.9%。可耕地占国土面积 3%,已耕地占耕地1/3。种植业以蔬菜、水果为主,约占已耕地面积4/5。畜牧业不发达,仅有少量食用家畜饲养。沿海产珍珠贝和鱼虾。鱼获量一半供出口。粮食和其他食品几乎全靠进口。
  国内无铁路,公路网罗全境,总长2854公里。有4个主要海港,科威特港最大,舒艾拜工业区港口在扩建中。首都有现代化机场。
  对外贸易历史悠久,是波斯湾地区贸易中心之一,随着石油生产和工业化的发展,进出口贸易不断增长。石油、石油制品和天然气占出口总额90%以上。进口机械、运输装备、粮食、食品和日用品等。出口对象主要是日本、荷兰、英国和东南亚国家,其中向西欧出口原油占40%,日本占27%。主要进口国是日本、美国、英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等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