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科学假说
释义 kexue jiashuo
科学假说(卷名:哲学)
scientific hypothesis
  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它是人们将认识从已知推向未知,进而变未知为已知的必不可少的思维方法,是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就是假说的形成、发展和假说之间的竞争、更迭的历史。
  科学假说对科学问题的研究常常起着一种纲领性的作用。在探求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事物的内部结构及其起源和演化的规律时,一旦有了假说,科学工作者就能根据其要求有计划地设计和进行一系列的观察、实验;而假说得到观察、实验的支持,就会发展成为建立有关科学理论的基础。
  科学假说的形成一般需要依次经过下列步骤:首先要在搜集一定数量事实、资料的基础上,提炼出科学问题;其次,为回答问题,要充分运用各种有关的科学知识,并且灵活地展开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类比和想象等各种思维活动,形成解答问题的基本观点,而这种观点常常表述为新的科学概念,并以此构成假说的核心;最后,要推演出对各相关现象的理论性陈述,使假说发展成比较系统的形态。科学假说具有不同的种类。对于同一个问题,由于所依据的事实、原理和所运用的思维方式不尽相同,思路的发展就会有差异,比如采用不同的联想和类比,就会产生不同的猜测和设想,而不同的观点必然导致不同的假说。各种假说是要展开竞争的,而同一个假说自身也会有所演变。在假说的竞争、演变过程中,人们会不断地评价和选择各种假说。这时,既有假说的种种内在因素如概念的简单性、结构的完美性等起作用,也有种种外在因素如社会文化背景、思想传统、心理习惯等起作用。然而对科学假说的评价、选择起关键作用的则是实践的检验。一个原则上不可检验的陈述是没有科学价值的,因而就不是一个科学假说。原则上的可检验性是科学假说的必要条件,而对科学假说最有力的支持就是它所预言的事实为尔后的实践所证实。然而,人的认识过程是复杂曲折的,对假说的检验过程也呈现出复杂性和曲折性。预言的一次成功,并不能完全证实这一假说,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或增添了它的真理性;预言的一次失败,也不一定能据此推翻这一假说,因为一个假说实际上总是和其他一些前提条件(或称辅助性假说)结合在一起导出某一预言的。即使是预言的完全失败,问题可能出在这一假说本身,也可能出在其他的条件方面,有时还要检查实践方式本身,例如实验仪器、实验操作乃至计算方法是否存在差错等等。科学的历史表明,曾经失败过的科学假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新的条件下也会“死而复生”;而获得成功的科学假说,也有可能重新陷入困境,需要加以改进,甚至要被新的假说所代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2: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