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科学文献老化
释义 kexue wenxian laohua
科学文献老化(卷名:图书馆学 情报学 档案学)
obsolescence of scientific literature
  科学文献随其"年龄"的增长,内容日益变得陈旧过时,作为情报源的价值不断减少,最终丧失使用价值的变化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科学知识的不断更新,科学文献发生新陈代谢、自然淘汰、呈现老化,乃是必然的普遍现象。
  1943年,美国纽约大学C.F.戈斯内尔较早研究了文献老化问题,并于次年发表《大学图书馆中文献老化问题》的博士论文。1958年和1960年J.D.贝尔纳、R.E.伯顿和R.W.基布勒分别提出了衡量文献老化速度的"半衰期"概念,即指某学科(专业)现时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时间内发表的。
  伯顿和基布勒还提出用下列公式来描述科学文献的老化:
   
     

式中a+b=1Y为经过一定时间后该学科领域全部文献中尚在利用的相对数量;x为时间,以 10年为单位。当取Y=0.5时,即可计算出文献的半衰期。
  科学文献的老化还可以用下列负指数函数来描述:
    

式中t为文献出版年龄,以10年为单位;C(t)表示t年所发表文献的引用频率;K为常数,随学科不同而异;e为自然对数的底,等于2.718...;α为文献老化率。其老化曲线如所示。


  影响科学文献老化的因素主要有:① 文献的增长,②文献的类型和性质,③学科性质及其发展阶段,④用户需求特点和情报环境质量等。
  通过科学文献老化问题的研究,可以揭示文献传播的动态规律,指导文献采购、剔旧、排架等;还能对未来文献的利用情况作出预测,进而对整个文献情报的组织管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还能为科学学及科技史的研究提供定量依据和途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