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渔业资源增殖
释义 yuye ziyuan zengzhi
渔业资源增殖(卷名:农业)
enhancement of fishery resources
  用人工方法直接增加水域生物种群的数量或移入新的种群,以提高水产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措施。广义而言,还包括某些间接增加水域种群资源量的措施。
  某个特定水域的某些水产资源,当外界条件的改变,特别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影响,例如捕捞过度、水体污染、拦河筑坝、江湖阻隔等超过其自身的调节能力时,就会引起资源量下降,甚至枯竭。这时就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其补充量,才能保持最佳的资源量。另一方面,水域生态系统中的各类生物种群有的可为人类所利用;有的则是直接或间接危害水产资源的种群。为了使水域生态系统中发生的生物学过程尽可能地纳入经济生物生产的轨道,从而提高由初级生产至水产资源生产的能量转换效率,也有必要根据水域的生态条件引进新的经济生物,以至重要的饵料生物,以改变原有的生物群落组成,增加水产资源的种类和资源量。
  资源增殖的方法主要有下述几种。
  人工放流  将一定规格和数量的用人工繁殖培育的苗种,在度过自然条件下死亡率高的发育阶段后,选择环境条件适宜、敌害少和饵料资源丰富的水域放流,使之充分利用水域的天然饵料资源自然生长,以补充和增加水域的自然资源量,这是世界上公认的有效增殖措施。放流增殖的对象应为:①经济价值高且易于进行苗种培育和放流的地方种群;②食物链级次较低、适应性较强的种类;③生活周期短、生长快的种类;④移动范围小的底栖性种类或回归性很强的种类。此外还要考虑到移入水域各生物种间的关系、原有饵料的基础以及各类饵料资源的充分利用等。
  移植驯化  即将新的水产资源生物种群移入一定的水域,使其适应新的环境,自然定居繁殖,形成新的有捕捞价值的种群。如1948~1972年20多年间,苏联共向400多个湖泊、水库、河流和内海移植了70多种鱼类,其中已经定居的有44种。移植饵料生物可提高水产资源的饵料量,是一种间接增殖水产资源的措施。移植时须防止新种群替代有更大经济价值的种群,防止引进疾病和寄生虫。某些外来的有害种群往往是通过海上交通无意被传入的。中华绒螯蟹自1910年开始通过航船压载水舱转移到西欧和波罗的海国家后,它的大量繁衍曾一度使引入国的堤坝受到损害。
  改善水域环境  包括为鱼类产卵提供条件,及兴建过鱼设施、以维持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路等。一些在草上产卵的鱼类常由于湖泊、水库水位波动而不能正常繁殖。用树枝、棕皮、合成纤维扎制成把,在鱼类的繁殖期放置在产卵场所,可为亲鱼提供附卵基质,成为人工鱼巢。兴建闸坝常阻隔了鱼类的洄游通路,使之不能到产卵场繁殖、肥育场肥育和越冬场越冬;为此一些国家兴建了过鱼设施,对某些鱼类有一定的过鱼效果。此外,设置人工鱼礁除有诱集鱼类、提高捕捞效率的作用外,还为幼鱼创造了优良的栖息条件,也能起到增殖资源的作用。
  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水产资源及防止水域污染,不少国家制订了有关捕捞限额、捕捞规格、禁渔区、禁渔期和水域环境保护等的法规,为保护鱼类和鱼类正常繁殖、发育的环境提供了条件,从而增加了补充量和保证最大补充量所需的亲体数量,实质上也是增殖水产资源的重要措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