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渗漏处理
释义 shenlou chuli
渗漏处理(卷名:水利)
percolation treatment
  水工建筑物及其基础出现异常渗漏的处理措施。渗水是水工建筑物运行中难于避免但也不能忽视的现象。如果渗水情况在设计允许范围内,不致影响效益和安全时,属于正常渗水,可不做处理。如果渗水压力、流速或渗漏量过大,超出设计允许值,或出现渗水由清变浑将引起渗透破坏,威胁工程安全时,就必须及时处理。因此,当发现渗漏现象时,首先要周密检查,加强观测分析,判断渗漏是否异常,决定是否需要处理。渗水处理的原则是“上堵下排”。即首先在上游找渗水来源,设法堵截,不使水进入建筑物;在下游采取排渗措施,使渗水不把土粒带出,以致产生坝坡塌坑和滑坡等。对不同结构、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渗水处理措施。
  基础渗漏处理  当渗漏量大时可能引起渗透变形,故需慎重对待。
  软基渗漏处理  原有防渗设施性能不好应设法补强或增做其他形式防渗设施,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①重筑粘土铺盖:此法适用于坝体防渗效果好,但不透水层较深的单层地基,其前提是坝区附近有粘土,需放空水库或做围堰施工。否则只能改用上游水中抛土或灌注浑水的方法,但效果较差。②增筑粘土截水墙或连锁混凝土井柱:此法适用于坝体质量尚好,不透水层埋藏较浅而基础又未挖到不透水层的情况,条件是需放空水库施工。当透水层为砂、砂壤土或其他软弱层时,也可采用砂浆板桩。③筑混凝土防渗墙:此法适用于透水层较深的情况。④作灌浆帷幕:此法适用于砂砾石或细砂基础,而且不能放空水库施工的情况。根据基础材料的可灌性,可分别选用粘土灌浆、水泥灌浆、粘土水泥灌浆或化学灌浆。⑤建造减压井或压渗台、排渗沟:此法适用于基础有承压水,坝后逸出坡降大于允许值或有沼泽化现象的情况。
  岩基渗漏处理  首先要根据渗漏现象查清有关部位的排水孔和测压孔的工作情况,然后再根据原设计要求和施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别渗漏原因,确定处理方法。①如查明原帷幕深度不够,可加深帷幕,加深后如下部孔距不满足要求时,则还要加密钻孔。②若有断层破碎带垂直或斜交于坝轴线、贯穿坝基而造成渗漏,除在该处适当加深或加厚阻水帷幕外,并根据破碎带构造情况增设钻孔,进行固结灌浆。③如查明是排水设备不畅或堵塞,可设法疏通,必要时增设排水孔或导渗平洞。
  坝体渗漏处理  根据坝体材料、渗漏原因和程度的不同,可分别采用截、排或两者结合的措施。
  土坝坝体渗漏处理  常用方法有:①导渗沟法;②导渗培厚法(下游贴坡加固);③砂桩导渗法;④上游加做粘土斜墙法;⑤粘土或粘土水泥灌浆法;⑥防渗墙或连锁井柱法。
  混凝土坝(闸)坝体渗漏处理  ①裂缝渗漏:处理方法见水工建筑物裂缝处理,但对渗漏量较大、渗透压力不影响建筑物正常运用的漏水裂缝,如在漏水出口进行处理时,应采取埋管或钻孔导渗措施。②散渗或集中渗漏:处理方法有灌浆、上游表面涂抹、筑防渗层、用快凝胶泥堵塞孔洞等。③止水、结构缝渗漏:处理方法有补灌沥青、化学灌浆、补做止水设施等。
  砌石坝坝体渗漏处理  常用方法有:①上游面涂抹环氧材料;②麻丝填塞砌缝后再用水泥砂浆勾缝;③砌缝灌注水泥浆与坝面涂抹水泥砂浆相结合;④上游面增做混凝土防渗墙或刚性防水层等。
  绕坝(闸)渗漏处理  应尽量采取封堵措施,封堵后仍有漏水时,也可辅之以排。常用处理方法有:①水中抛土或放淤;②加筑粘土斜墙或贴坡;③灌注粘土、水泥或粘土水泥浆;④筑混凝土防渗墙或连锁井柱;⑤喷浆;⑥开挖回填或加深刺墙;⑦补设排水孔或导渗平洞;⑧加做排水反滤体或排水压重等。
  接触带渗漏处理  由于接触带渗漏往往与绕坝渗漏相伴出现,故其处理,除参考绕坝渗漏的处理方法外,对于混凝土与岩石间接触带渗漏,还可采用接触灌浆(见灌浆)处理。
  涵洞(管)和渡槽等渗漏处理  除参考混凝土坝坝体渗漏的有关处理方法外,还可采取如下措施。①对不影响结构强度的裂缝渗漏,可分别采取环氧胶粘贴橡皮或灌浆法处理,但若是外水内渗的涵洞(管),或沿管外壁纵向漏水的情况,则还需考虑在洞外采取回填或做止水环等措施,以防接触冲刷。②对漏水范围大的涵洞(管),可采用套管或内衬处理。套管可用钢管或钢筋混凝土管;内衬可用钢板、钢筋混凝土或预制钢筋混凝土块。当洞身混凝土强度较高时,亦可采用喷浆处理。③对因地基不均匀沉陷而断裂的涵管渗漏,除结合堵漏加强涵管强度外,更重要的是加固地基。④对分节伸缩缝止水结构损坏引起的渗漏,可选用回填沥青,骑缝安灌浆嘴灌注聚氨酯或丙凝等化学材料,环氧胶粘贴橡皮、氯丁胶片或塑料止水带等柔性材料,填塞沥青麻丝或石棉水泥等。⑤对中小型砌石方涵,由于灰浆脱落或砌缝不严实,漏水不很严重时,可采用快凝桐油石灰胶剂堵塞,并随即勾缝和抹面。
  渠道渗漏的处理  应以在迎水面堵漏为主。对有衬砌渠道渗漏,可以翻修或改建;对无衬砌渠道的渗漏则可加做衬砌(见渠道防渗),处理范围宜超出渗漏渠段15~30m。当渠堤局部渗透破坏时,可在背水坡堤脚增设滤水体和在堤外开挖导渗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3: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