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温中祛寒
释义 wenzhong quhan
温中祛寒(卷名:中国传统医学)
warming Middle-Jiao to dispel Cold
  温法之一,运用温热药,温暖中焦(指脾胃),祛其寒邪的治法。适用于因脾胃阳虚所致的脾胃虚寒证以及寒邪直中脾胃证,证见腹中冷痛,脘痞腹胀,呕吐泻利,吞酸吐涎,肢体倦怠,纳少,手足不温,口淡不渴,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或沉迟等。吐血、便血、霍乱、小儿慢惊风等属脾胃虚寒证者也可使用本法。常用干姜、吴茱萸、附子、良姜、蜀椒等温里药,并常与人参、白术、大枣等健脾益气药物配伍使用。代表方剂有理中汤、吴茱萸汤、小建中汤等。根据病变的脏腑不同,温中祛寒法又分为温胃法和温脾法。
  温胃法 又称温胃散寒,适用于胃寒证的治法。证见胃中虚寒,或寒邪犯胃所致的胃脘冷痛,轻则隐隐作痛,重则疼痛剧烈,遇寒加重,得温则减,口淡不渴,呕吐清水,吞酸呃逆,舌淡苔白腻,脉弦或迟等。治宜温胃散寒,方用吴茱萸汤、良附丸。
  温脾法 适用于脾阳虚证的治法。脾与胃互为表里,脾阳虚每兼胃阳虚,故温脾法实际上是治疗脾胃虚寒证的治法。证见面色少华,肢体倦怠,纳少腹胀,腹中时痛,大便溏泻,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治宜温中祛寒、补益脾胃,方用理中汤。
  温中祛寒法还常与其他治法配合使用,如脾胃寒湿,湿阻气机,脘腹胀满,宜配合燥湿理气法,常用厚朴温中汤。脾阳虚衰,运化失常,水肿、小便短少,宜配合利水法,常用实脾散。兼腹满冷痛、大便秘结,宜配合下法,常用温脾汤。兼肾阳虚,五更泄泻,宜配合温补肾阳法,常用四神丸。
  临床上胃热、脾胃湿热、饮食积滞所致的呕吐、腹痛、腹泻、痢疾以及脾胃阴虚证等均不宜使用此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