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柯伊伯 |
释义 | Ke'yibo 柯伊伯(卷名:天文学) Gerard Peter Kuiper (1905~1973) 美籍荷兰天文学家。1905年 12月7日生于荷兰的哈伦卡斯珀尔,1973年12月23日卒于墨西哥城。1927年他由莱顿大学毕业,留校在赫茨普龙领导下工作到1933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37年入美国籍。先后在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47~1949年和1957~1960年任叶凯士天文台和麦克唐纳天文台台长。柯伊伯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荷兰科学院院士。从1960年起直到去世,组织并领导亚利桑那大学的月球和行星实验室。他的研究工作范围极广。最初研究双星,并得出太阳邻近的恒星至少有一半是双星或聚星的结论。通过对双星的测量,进一步明确了主序星的质光关系。从四十年代开始,他的注意力转向太阳系,用分光观测探测行星和卫星的大气成分。1944年发现土卫六上有大气(见土星卫星)。1948年,发现天王星的第五颗卫星(天卫五),1949年又发现海王星的第二颗卫星(海卫二)。1949~1956年间还组织了小行星巡天照相。1949年以来,他提出并发展了一种太阳系起源的新学说──“原行星”演化假设。这是一种星云说,认为原始星云的中心部分形成太阳后,残余物质形成围绕太阳的“太阳星云”(即星云盘)。星云盘物质因引力不稳定而迅速集聚成一些很大的“原行星”,行星是由这些“原行星”演化而成的。 六十年代中期,他是用宇宙飞行器考察月球计划的重要成员。是宇宙飞船“徘徊者”拍摄月球的首席研究员,也参与了“月球勘测者”、“月球轨道环行器”、“阿波罗”诸项计划。柯伊伯组织并编辑了两套重要的丛书:四卷本的《太阳系》和九卷本的《恒星和星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