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湍流 |
释义 | tuanliu 湍流(卷名:化工) turbulent flow 又称紊流,具有很不规则的高频脉动的流动状态,在这一状态下流体内部充满大小不一的旋涡,流动空间中各点的运动速度和压力随时间变化。是依据粘性流体流动的内在结构划分的两种基本流动状态之一。自然界和工程上涉及的流体流动大都是湍流,例如大气和海水的流动,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向空中排放的烟气流以及向江河排放的水流,流体在换热器和反应器等化工设备中的流动等。了解湍流,对解决许多工程问题有重要意义。 基本特点 在湍流运动中,流体流经固定点的速度随时间作不规则的变化,各部分激烈掺混。不断脉动的湍流运动的速度 u可分解为时均速度 ū以及脉动速度u′,即对时均速度的偏离(见图),可表示为: u=ū+u′ū的定义为: 式中t为时间;T为求u的平均值所取的周期。如果T值足够长,ū值不随时间而变化,则湍流为定态湍流,否则为非定态湍流。 湍流时的动量传递虽然仍有分子间的传递,但主要是依靠微团的湍流脉动(旋涡运动),后者的作用比分子传递强得多,可以高几个数量级。因此,与层流相比,湍流时动量通量大得多,摩擦阻力也大得多。湍流时由于强烈的动量交换,速度分布较层流平坦,流动阻力几乎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管流湍流时传热分系数和传质分系数均约与速度的 0.8次方成正比。湍流的不利方面是脉动造成能量消耗增加,但湍流脉动促进混合,有利于热量传递、质量传递和化学反应,大大提高了这些过程的速率。研究湍流的发生和运动规律的湍流理论,是强化有关过程以及进行有关设备设计的理论基础。 理论形成 对湍流现象进行实验和理论研究由O.雷诺首开其端,至今已有100多年。关于层流向湍流状态的转变,雷诺认为这是层流稳定性问题。20世纪30年代,由德国L.普朗特学派的W.托尔明通过计算得到平板边界层中层流失去稳定性时的临界雷诺数。 对湍流运动规律的研究,遵循两条基本途径:①研究时均运动规律,形成了湍流半经验理论;②研究脉动运动规律,形成了湍流统计理论。在湍流半经验理论方面,法国科学家J.布森涅斯克最先于1877年提出涡流粘度理论,其后1925年普朗特提出混合长理论(亦称动量传递理论),还有1930年T.卡门提出的相似理论和1932年G.I.泰勒提出的涡量传递理论等。在湍流统计理论方面,首先是泰勒(1935),后来有卡门(1938)和Α.Н.科尔莫戈罗夫(1941)等著名科学家,用统计方法考察湍流,为湍流统计理论奠定了基础。 湍流半经验理论 在对脉动运动作一些简化的基础上,寻求时均速度分布和阻力定律,其中所出现的常数由实验决定。主要的理论有: 涡流粘度理论 布森涅斯克设想湍流剪切应力与时均流动的关系,可用类似于牛顿粘性定律(见粘性流体流动)的形式表述,即湍流剪切应力τ慻可写为: 式中εm为涡流运动粘度;ρ为流体密度。实验证明:除了固体壁面附近之外,涡流运动粘度比分子运动粘度大很多倍,而且与在流场中的位置及时均速度等因素有关。利用这一概念,通过实验得到涡流运动粘度与有关因素的关系式后,即可将上式作为湍流计算的基础。利用类似的方法,还可引入涡流热扩散系数(即湍流热导率)和涡流扩散系数,用于湍流传热和传质计算。 混合长理论 普朗特将湍流运动与气体分子运动相比拟,设想湍流运动时流体微团的运动类似于气体分子的随机运动,微团能保持自己的动量向任意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然后互相碰撞而交换动量,交换机理亦类似于分子运动引起的不同速度层之间的动量交换(见动量传递)。普朗特仿照分子平均自由程的概念,引入混合长l,假定脉动速度的x 方向分量 与 同一数量级(dūx/dy是时均速度梯度),与(脉动速度y方向的分量)数值相当,于是确定了湍流运动剪切应力τ慻的计算式,又称普朗特混合长公式,即: 式中ūx是x方向的时均速度分量;ρ为流体密度。若假定l正比于离开壁面的距离y,即l=ky,k为常数,则由上式可知湍流时阻力正比于速度平方,这与实验结果相符。将这一公式积分,就可以得到对数速度分布和流动阻力公式(见管流)。 湍流统计理论 由于湍流状态下的脉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随机现象,用统计方法研究湍流是很自然的。统计上描述湍流的主要参数是湍流的强度和尺度,而比较重要的一种理论是局部各向同性湍流理论。 湍流的强度和尺度 表示湍流结构常用的两参数。 ①湍流强度 系旋涡脉动速度和能量的度量,是脉动速度的均方根平均值。有时以它与时均速度的比值来表示,称为相对湍流强度,对于管内运动,此值一般为百分之几。 ②湍流尺度 系湍流中旋涡尺寸的度量,是旋涡的平均大小。湍流中的旋涡一般是多尺度的,从设备尺寸级至毫米级,甚至更小。 局部各向同性湍流理论 科尔莫戈罗夫所阐明的湍流的物理模型是,雷诺数充分大时,湍流由一系列不同大小的旋涡组成。最大旋涡具有空间特征尺寸的数量级;最小旋涡显示出分子粘性对动量传递的作用。能量从大旋涡向小旋涡,小旋涡又向更小的旋涡传递,直至最小旋涡,最后因粘性的作用耗散为热量。 小旋涡的重要特性在于它是各向同性的,即湍流脉动的统计特性与方向无关。科尔莫戈罗夫提出了局部各向同性湍流理论,并用因次分析方法导出了这一理论包含的一些重要关系式: 式中系尺度为λ的脉动运动速度;ε为单位质量流体的能量耗散;ε0为湍流内尺度;v为流体的动力粘度。 湍流统计理论在化工中的应用 湍流统计理论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尚未成熟,但在化工领域中已经获得了一些重要应用。如用以阐明液固两相系统中的颗粒悬浮机理、计算临界悬浮条件;用于液液(气液)两相系统,对湍流脉动造成液滴(或气泡)分裂的机理进行分析;估计在分散相含量较低情况下的液滴平均直径;分析混合机理,阐明混合对化学反应的作用;分析传热、传质机理,以指明强化这些传递过程所应采取的措施等。 展望 60年代后期,湍流实验研究中发现了拟序结构,即认为湍流流场中存在着有序的大尺度旋涡结构,改变了湍流完全是一种随机现象的传统观念。这一现象现在还没有研究清楚,但已有迹象表明,它对壁面流动结构和传递机理的阐明将起关键作用。对不同大小设备中湍流结构上的差异的了解,将对化工设备的放大起重大影响。此外,两相流系统的湍流理论和界面湍流等,对化工设备性能的了解至关重要。但目前认识得还很不够,这将是今后湍流研究的重要方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