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湖泊
释义 hupo
湖泊(卷名:地理学)
lake
  陆地上相对封闭的洼地中汇积的水体。这种相对封闭的洼地称为湖盆。湖泊是湖盆与运动的水体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由于湖中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从而构成独特的湖泊生态系统。
  地球上湖泊的总面积约2058700平方公里,占全部大陆面积的1.5%。湖泊总水量约176400立方公里,其中淡水贮量占52%左右。由于历史和习惯的原因,中国各地对湖泊的称呼很多,如湖、泊、泽、淀、海(子)、诺尔、淖、错、茶卡、库尔、库勒、池、荡、漾、塘、潭、泡等。
  成因和类型  根据成因,湖泊大致可分为以下类型。
  构造湖  直接由地壳构造运动(断裂、褶皱、地堑等)使地面凹陷积水而成的湖泊。这类湖泊岸壁陡峭,深度较大。
  冰川湖  由冰川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的湖泊。冰川磨蚀地表形成冰蚀洼地后积水而成的湖泊,称冰蚀湖;冰川后退时,挟带的砾石在地面堆积成四周高中间低的洼地,或堵塞部分河床后形成的湖泊,称冰碛湖。
  火山口湖  火山喷出的熔岩和碎屑物堆积在火山口周围,使火山口形成洼地聚水形成的湖泊。其外形近似圆形或马蹄形,表面积和集水面积均不大,湖水较深。一般分布于古代和近代火山活动地区。
  堰塞湖  因地震、山崩、滑坡、泥石流、冰碛或火山喷发的熔岩和碎屑物堵塞河流而形成的湖泊。
  风成湖  因长期风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风蚀洼地而积水形成的湖泊。沙丘之间洼地积水也可形成风成湖。这类湖泊的特点是湖底平坦、湖岸较规则、面积小、水浅无出口、湖水量变化大,含盐量高,多以时令湖(间歇性湖泊)出现。
  水力冲积湖  由于水流的冲刷和泥沙淤积所形成的湖泊。按水力作用的特点不同,这类湖又可分为下列几类:①河成湖。因河流改道、裁弯取直、泥沙淤积使原河道的一部分形成湖盆。此类湖面积小,保持原河道外形,凹岸深陡,洪水期湖水与河水相通,又称牛轭湖、弓形湖、月牙湖等,多沿江河分布。②滩地湖。在河漫滩上由于水流冲刷形成洼地后积水形成的湖泊。③河堤决口湖。河堤决口时水流剧烈冲刷形成的湖泊。④潟湖。浅水海湾因湾口被泥沙淤积与海洋隔离而形成的湖。珊瑚礁发育所形成的环礁,环绕部分水体也属此类。又称海迹湖、海成湖、残迹湖等。
  溶解湖  由于水的溶解作用产生溶蚀洼地积水形成的湖泊。在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分布较广的地区,由地表水或地下水溶蚀后形成的喀斯特湖,或因地下水溶解了土壤中某些盐类引起塌陷而成的塌陷湖等,都属于溶解湖。
  有机湖  由水生植物或珊瑚等有机物堆积而形成的湖泊。
  人工湖  一般通称为水库(见水库水文效应)。
  从发生学观点来看,上述湖泊中构造湖、火山口湖系内营力作用形成;堰塞湖可能由内营力作用形成,也可能由外营力作用形成;其余各类湖泊主要由外营力作用形成。多数湖泊则往往在内营力和外营力综合作用下形成。
  此外,还有根据湖泊的某些单项特征进行分类的。如:按照湖水与径流的关系,将湖泊分为外流湖和内陆湖,或排水湖(吞吐湖)和非排水湖(非吞吐湖);按照湖水热状况,将淡水湖划分为热带湖、温带湖和寒带湖;按照湖水所含氮、磷等营养盐含量、水中绿色植物生物量及水的pH值、生物耗氧量、水色透明度等水质综合指标,将湖泊分为富营养型湖、中营养型湖和贫营养型湖;按照湖水矿化度可将湖泊分为淡水湖(一般指湖水含盐量不超过1%)、咸水湖、盐湖(一般指湖水含盐量超过24.7%)等。
  湖盆形态  湖泊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形态,研究湖泊的形态有助于研究湖泊的起源,计算湖泊的容积,研究湖水理化性质和水文情势的变化等。湖泊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形态趋于相似。一般发育良好的深水湖泊,其形态可分为湖岸、沿岸地带、岸边浅滩、水下斜坡、湖盆底等 5个部分。随湖泊面积的大小、湖盆的地质条件和水流情况等不同,湖盆形态也稍有差异。
  在量度湖泊形态时,一般采用湖泊的长度、宽度、水面面积、容积、深度、湖底平均坡度等特征数值。为表示湖泊水深与相应湖水面积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深度-面积关系曲线。为表示湖泊水深与相应的湖泊容积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深度-容积关系曲线。这两个关系曲线是湖泊和水库的重要特征线。
  湖水的理化性质  主要指湖水的光学性质、热学性质、化学成分等。
  水色和透明度  湖水的颜色取决于水对光线选择吸收和选择散射的情况,以及水中含有悬浮物及浮游生物的多寡。浅水湖泊还与其底质的性质等有关。一般湖水呈现浅蓝色、青蓝色。湖水中悬浮物质或浮游生物含量较多时可呈黄褐色。湖水透明度指湖水能使光线透过的程度,它不仅与湖水中悬浮物、浮游生物的含量有关,且与水温、湖面状况及天气情况有关。悬浮物、浮游生物含量高,水温低,湖面波动大以及风雨天时,则湖水透明度都小。一般中小型湖泊湖心水色浅、透明度大,边缘相反。
  水温  湖水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它与周围环境不断发生热量交换。因此,湖水温度不断地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由于地区、季节、水深等不同,湖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存在着同温、正温及逆温3种分布形式。
  化学性质   湖水中所含化学成分主要来源于降水、河川径流、地下水、湖盆岩石、土壤、湖中水生生物的新陈代谢产物。湖水的化学性质包括含盐量、矿化度、硬度、酸碱度、溶解氧、阴阳离子浓度、氧化还原、生物营养元素和有机质含量。湖水的化学性质不仅受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受人类活动的制约。
  水文特征  包括湖水运动、水量补给与损耗、水位变化及其对河川径流的调节等水文现象。
  湖水运动  湖水的基本运动形式有波浪、湖流及其他动力现象。
  波浪是风作用在水面引起水质点周期振动的现象。波浪的大小取决于风力、风的持续时间和吹程以及水下地形。波浪是水的垂直运动。在岸边浅水区,因风力影响波头破碎,也可出现局部的水平运动。
  湖流是指湖中水团沿一定方向前进的运动。湖流按成因可分为重力流和风生流两类。重力流是由于水面倾斜产生重力沿水面的分力而引起的流动,也称梯度流。湖泊中由于河湖水量交换引起局部升降,造成水面倾斜而形成的湖流称吞吐流,是重力流的一种。吞吐流主要受河川水文情势控制。风生流是由风对水面的摩擦力及与风同时产生的波浪的背压力所引起的湖水运动。它取决于风力、风的持续时间及湖面的大小。
  其他动力现象包括增减水、定振波、水体混合现象等。增减水指湖水在风力作用下,在迎风岸水位上升,背风岸水位下降,因而使湖面发生倾斜的现象。定振波是指湖水位围绕一个或几个点发生有节奏的垂直升降变化。它可以由风、气压、山崩、滑坡、地震等因素引起。水体混合现象则指水体在热力和动力作用下发生的垂直运动。水体混合能改善水质,对湖中生物发育有利。
  湖泊水量平衡  任意时段的湖泊水量平衡方程式可以下述形式表示:
      

式中P为湖面降水量;R为进湖径流量;为出湖径流量;E为湖面蒸发量;Q为工农业等用水量;△V为湖盆蓄水变量。当进湖径流量大于出湖径流量时,湖泊水量呈正平衡,湖水位上升;反之,出现负平衡,湖水位下降。可见,湖泊水位变化与水量平衡具有密切关系。湖泊水量平衡在年内不同季节、各年之间的变化是不相同的。
  世界上绝大多数湖泊都直接受河川水量补给,只有少数湖泊受冰川、融雪补给,地下水大多与其他形式补给混合。对于大多数外流湖而言,其水量平衡的特点是补给部分主要为进湖径流量,损耗部分主要为出湖径流量。湖面降水、蒸发及湖盆渗漏量所占比例一般甚小,可忽略不计。对内陆湖而言,R为零,湖泊来水量除渗漏外,几乎全部消耗于蒸发。
  湖泊水位变化  湖泊水位变化主要取决于进出湖径流量的变化、湖泊补给特性及补给系数。此外,多年气候变化、湖岸升降及湖盆淤塞也有一定影响。内陆湖泊水位变化变幅较小。
  湖泊调节作用  大型外流湖对河川的调节作用很明显,主要体现在削减和延缓汛期洪峰量,同时可将调嘘的水量缓慢下泄,使下游水位、流量变化缓慢,内陆湖泊对河川的调节作用微弱或完全没有。
  资源   湖泊是水资源的一部分,包括水利、生物和矿产资源,具有供水、水力发电、灌溉、航运、渔业、旅游、调蓄径流及调节当地气候等多方面的功能。盐湖中的盐、碱等矿物,硼、锂等稀有元素等,在国防工业、化学工业和人民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世界湖泊水体污染日益加剧,资源破坏严重,许多国家正采取多种措施,为维护湖泊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作出努力。(见彩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