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知觉 |
释义 | zhijue 知觉(卷名:心理学) perception 人对客观环境和主体状态的感觉和解释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同某一种感觉相联系,而且往往是视觉、听觉、肤觉、动觉等协同活动的结果。在知觉过程中,人脑将感官刺激转化为整体经验。因而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和身体状态整体形象的反映。 心理学家常常把感觉和知觉看作是两种不同的心理过程,认为感觉是人对客观事物基本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对事物整体的反映。看到一个物体的红颜色是感觉,而看到一个红色的苹果则是知觉。知觉是人对物体的许多感觉(颜色、形状、气味等)的综合。因此,感觉和知觉在认识过程中也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环节。感觉和知觉的另一区别是感觉的产生决定于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相同的客观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体的态度、知识和经验。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由于经验的积累,使知觉形象变得更精确、更丰富。人的态度也使知觉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对知觉的了解必须基于对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和大脑的认识;对知觉的研究必须联系到感觉的神经生理学知识。近代感觉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对知觉的了解。 研究简史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通过内省来研究知觉经验是心理学的重要内容;而另一些心理学家则强调,只有能观察到的现象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而主观的知觉经验是不能进行客观观察的,因此它不应该是心理学研究的内容。这两种观点在历史上各有其兴衰的时期。20世纪初,心理学家对描述自身的知觉经验有浓厚的兴趣。到20~30年代,美国以J.B.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极力抨击主观经验主义,主张禁止研究那些不能公开观察的知觉课题。这个学派认为,心理学只应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而知觉是主观概念,所以不是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华生的行为主义否定了主观内省法和主观经验,实际上是取消了当时所有知觉研究的课题,给早期的知觉研究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然而,在行为主义兴起后不久,德国出现了格式塔学派。这个学派对于知觉的论述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使知觉的研究又重新活跃起来。格式塔的观点与早期的知觉理论虽有很大不同,但在知觉经验是一个关键性课题的看法上却是一致的。事实上,格式塔心理学家更注意个人看见或听见的主观经验,甚至比以前带有更大的主观性。 目前,心理学家已广泛承认知觉是人的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觉经验也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心理学家完全可以用合乎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另一个人的知觉经验。心理学家既可以研究知觉经验的现象和规律,提出假设性的理论,也可以径直研究知觉的脑机制。两方面的材料互相印证和补充,能使我们对知觉过程的了解更加全面。知觉的研究正在成为现代心理学一个有广阔前途的领域。 知觉理论 有代表性的知觉理论有以下几种。 格式塔观点 在近代知觉理论中,格式塔心理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代表人物是W.克勒、K.科夫卡和M.韦特海默。格式塔心理学提出了如下几个知觉的原则:①知觉的主动性。知觉者并不像一架照相机那样,被动地记录刺激的全部细节。相反,知觉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它对刺激进行加工处理,丢掉刺激的某些细节,保留其基本特征,并用概念的形式把刺激经验组织起来,使客观刺激在知觉中变成具有完整结构的形象。②知觉的组织性。在时刻变化、丰富多彩的世界中,知觉者受通道的限制,不可能输入每一时刻作用于感官的所有信息。因此,人们只能对刺激的基本特征进行反应,把外界许多孤立的刺激组织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如鲁宾两可图形(图1)。这个图形有时看起来是花瓶,有时是两个对着的面孔。当某一图形突出出来时,就和图形后面的背景明显地区别开来。我们只能看到两个图形中的一个,而不能同时既看到花瓶又看到对着的面孔。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这样的图形-背景结构是人类知觉的基本特征。人们总是把视野中具有图形特征的部分选出来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部分看成背景。根据知觉的组织原则,连续的刺激物容易被组织在一起成为知觉的对象。如下图中的C、D两个圆圈与圆点具有连续性,因而看起来它们是一条曲线,而A、B两个圆圈则不然(图2)。空间上相近的刺激物也容易组织在一起(图2),图中的点被看成两个一组,这是由于它们的距离近。相似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成一组,如图中的圆圈和方块容易看成是竖行的(图2),而另图却容易看成是横行的(图2)。完美的图形也容易突出出来成为知觉的对象等等。③最简单原则。格式塔的观点假定所有的知觉都遵循一种叫做“概略”的规律,即人们总是要以尽可能简单的方式来感知外界刺激。如下图是一组平面图形(图3)。初看起来,图形好像是由一组规则的三角形组成的六角形,而下面的图形好像是由更复杂的图形组成的。知觉者对上面刺激的不确定性小,而对下面刺激的不确定性大。然而,当人们用概略原则来观察下面的图形时,就减少了对图形辨认的不确定性。例如,人们可以把它简化为一个立方体,一旦做到这一点,知觉的不确定性也就消失了。这时,再看上面的两个图形也成为立方体了。这说明,当人们的头脑中有了某种准备状态或有了某种定势时,知觉的结果就往往被归结到这一范围中去了。知觉的最简单原则使知觉者在感觉通道有限的条件下,排除外界刺激中的多余东西,使知觉更有目的性,但是,它也有可能使知觉发生错误。 知觉是怎样在神经系统的活动中产生的?对这一问题,格式塔学派提出了知觉经验和神经系统同形论的假设。这个理论认为,刺激的知觉形象和它们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即知觉现象符合于神经系统的特征。例如在知觉的组织性原则中,某些刺激物能被知觉为完整的图形,其他刺激物被知觉为背景,这是因为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具有电磁场的特征。磁场中力的分布使某些兴奋区相互吸引,其他区相互排斥,从而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完形”。在脑中的这个完形就是人们知觉经验中的图形-背景结构。在视错觉的情况下,知觉之所以是歪曲的,是因为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现就是歪曲的。格式塔学派的知觉理论是一种先验论,它把知觉看作是神经系统固有的属性,而忽视了知识和经验在知觉中的作用。 知觉的推断理论 知觉心理学另一个有影响的观点是关于知觉基本性质的推断理论。它的基本假设是:知觉经验是一个混合物,一部分来自当前的感觉,而大部分是从大脑储存的信息中提取的。人们根据在整个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对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作出物体性质的推断。 美国心理学家W.詹姆斯对这个理论作了如下的叙述:“现在足以证明知觉的一般法则:人们知觉的一部分东西是通过感官来自于人们面前的物体,另一部分(可能是大部分)总是来自于人们自己的心灵。”他认为,根据当时触发感官的刺激,人们便作出可能会产生这种刺激的物体性质的推断。这种推断是人在整个生活中形成的感官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因此是一种具有很高概率的可能性。H.von赫尔姆霍茨早就指出过知觉的推断是自动的无意识的过程。 知觉的推断理论的另一基本假定是:瞬间输入的感觉信息是极初步的、模糊的或不完整的,不能以此确定相应的外在物理刺激是什么。在任何知觉过程中,作用于感官的近端刺激(如视网膜象)只能提供线索,而不能对远端刺激(外界客观事物)提供真实而完整的描述。所以,必须根据近端刺激所提供的线索及在过去经验基础上作出的一系列关于世界的假设,对近端刺激的真实性质进行评价。这个评价的结果就是人的知觉。 知觉的推断理论是一种再造理论,就是说,人们通过知觉可以把客观世界再造出来。这种理论必须假设人们所在的世界是一个有秩序而多样化的世界,因为只有在这样一个世界里,片断的输入才有可能成为线索,使人们能够推断感觉输入是来自什么东西,以及所遗漏的输入片断是什么东西。如果在一个混乱的世界中,只有这个世界的片断知识,就根本不可能提供对它的其余部分的认识。在这样的世界里,过去的经验也不会对推断外界事物的性质有所帮助。 心理物理对应理论 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J.J.吉布森。他的观点与知觉的推断理论相反,认为自然界中的刺激是非常完整的,知觉者直接与环境相接触,完全可以产生各方面都与达到感官的刺激相对应的知觉经验,而完全不需要假设有个推理的过程。 吉布森把刺激作用和刺激信息加以区分。在浓雾中观察者的视网膜虽然受到了光刺激的作用,但这时的光是均匀的,所以他并看不到任何东西。这说明光的刺激作用并不一定包含刺激信息,知觉的信息是包含在外界光线的差别中的。观察者无论在任何一点观察周围空间,其环境光的分布都是不同的。环境光的这种差别或结构就是视觉的重要刺激物,它包含着空间信息。距离并不是观察者和物体之间抽象的空间,它是靠对物理光线分布的直接感知而得到的。如图所示,人们所看到的有纹理的表面的密度直接显示了距离,它的倾斜度规定了表面的倾斜度(图4);而纹理的间断则规定了表面的边界(图5)。如果观察者改变观察位置,他就会得到一个新的光流分布。人在运动时光线流动的特点也提供了距离知觉的重要信息。(见生态光学) 知觉的心理物理对应理论完全排除了知觉的主动性及过去经验的作用,而这些因素在知觉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又是不能否定的。 知觉研究的新进展 60年代以来,视觉研究由于应用了神经生理学中的单细胞记录技术而获得重要突破。1981年医学和生理学诺贝尔奖金获得者D.H.休伯尔、T.N.维厄瑟尔和其他人关于感受野的研究,加深了对知觉的了解。他们发现,视网膜的一定区域与视觉系统和大脑皮层的某一特定细胞有固定的联系,这个视网膜区域就是与之有关的细胞的感受野。当视觉刺激作用于视网膜特定区域时,能引起有关细胞的电活动。已经发现,大脑皮层的不同细胞能分别感受边界、线条、运动、颜色等外界刺激物。某些细胞专门感受一定方向的线条刺激,另一些细胞则只负责感受向某一方向运动的刺激物,因而这些细胞也称特征觉察器。当幼小动物的感觉器官被剥夺时,特征觉察器的功能常常受到阻碍。到目前为止,特征觉察器理论只能解释一些简单的知识现象,还远不能解释更复杂的图形知觉和具体事物的知觉。 近年来,一些心理学家发现,眼的运动和手的触摸运动,在知觉中起着重要作用。人在观察复杂图形时,眼睛的运动能帮助对图形的知觉。人在知觉周围环境时,肢体的主动运动参与能更容易地适应新环境。 随着近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知觉的研究着重于视觉图形的信息加工过程。这些研究包括图形知觉的形成和发展、图形后效、图像识别等问题。在图像识别中人们提出了模板匹配、原型匹配理论和“泛魔”识别模型。知觉的认知观点强调知觉中表征和概念的作用,认为知觉是人类高级认识活动的一部分。 中国心理学家在视空间知觉方面进行了许多工作。他们认为人的身体与环境的正常关系是保持正常知觉的重要条件。中国心理学家在颜色知觉、触摸知觉和知觉恒常性方面也做了一定的研究。 参考书目 荆其诚、焦书兰、纪桂萍著:《人类的视觉》,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 H.W. Hake, Perception ,In M.E. Meyer (ed.),Foundations of Contemporary Psychology,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1974. L. Kaufman, Perception:The World Transform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1979.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