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空军
释义 kongjun
空军(卷名:军事)
air force
  空中作战的军种。一般由各种航空兵组成。许多国家空军的编成中还有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等兵种(部队),有的还有地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通常装备歼击机、轰炸机、歼击轰炸机、强击机、侦察机、 运输机、直升机及其他特种飞机,具有远程作战、高速机动和猛烈突击的能力。既能协同其他军种作战,又能独立作战。基本任务是担负国土防空,支援陆军、海军作战,对敌后方实施空袭,进行空运和航空侦察。空军是现代立体作战的重要力量,能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
  简史  20世纪初,欧美一些国家竞相研制飞机,并迅速将其用于军事。1909~1910年,出现第一批军用飞机和飞行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 美、法、英、 俄、德、意等国在陆军中组建了飞机连、航空营或军事航空队,装备飞机、飞艇和气球,遂行侦察和校正炮兵射击等任务。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一些国家逐步建立侦察(校射)、 轰炸、歼击、 攻击等机种的航空兵,编有中队、大队和联队(师)。交战国的飞机初期为800多架,末期超过1万架,广泛用于空战,轰炸敌后方城市,攻击敌地面军队,掩护己方军队作战。战争由陆上、海上扩展到空中,形成立体战争。航空兵由勤务性质的部队发展成为重要的战斗兵种。1918年4月,英国首先建立独立于陆军和海军的空军。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意大利军事理论家G.杜黑等人提倡“空中战争论”,许多国家开展创纪录航空竞赛活动,特别是帝国主义国家进行军备竞赛,以及1936~1939年西班牙内战等局部战争中使用空中力量,推动了空军的发展。飞机由木布结构发展为金属结构,双翼发展为单翼,性能已有较大的提高。各种航空兵的区分进一步明确,轰炸航空兵的比重有所增加,运输航空兵开始出现。许多国家已有航空兵团、师(大队、联队)等战术单位,有些国家还建立航空队、空军集团军等战役军团。继英国之后,加、意、法、德、西班牙等国也先后建立独立的空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及战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空军飞速发展,交战国生产的军用飞机总数达70余万架。交战双方建立庞大的歼击、强击、战术轰炸、战略轰炸等航空兵,有的国家组成若干个航空队或空军集团军,组织过规模巨大的空中战役,协同陆、海军进行攻防作战。例如:战争初期法西斯德国空军为夺取制空权,支援地面军队快速进攻,对波、法、苏等国进行的大规模空袭;1940年8月~1941年5月英国空军抗击德国空军轰炸所进行的防空作战;1940年5月~1945年4月英、美空军对德国本土进行的战略轰炸;1943年7、8月苏、德双方空军以 1.2万架飞机参加的库尔斯克会战;1944年6、7月美、英空军以 1万多架飞机参加的诺曼底登陆战役等。大战中,飞机性能进一步提高。战争末期,德、英空军使用了喷气式飞机,美国轰炸机部队投掷了原子弹。战争证明,空军既是强大的空袭力量,又是有效的防空力量;既能消灭战场上的敌人,又能突击敌后方战略目标,直接破坏敌战争潜力。空军的作战行动是诸军兵种合同作战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夺取制空权则是陆、海军完成战役、战斗任务的重要保障。由于空军不仅能协同其他军种作战,而且可独立地遂行战略、战役任务,形成自己的作战指挥和战斗保障体系,产生一套战略战术原则和作战方法,尽管这时有些国家的空军还没有正式独立,但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军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空军根据大战中和战后一些局部战争的经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不断改进和更新装备。20世纪50年代,有些国家的空军完成活塞式飞机向喷气式飞机的过渡。60年代,有的国家的空军大量装备性能优越的超音速喷气式飞机和威力强大的导弹、核武器,不断改进电子设备和自动化指挥系统,空军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中国空军的发展  中国是建立航空部队较早的国家之一。1911年辛亥革命后,武昌、上海都督府分别成立航空队。1913年,北洋政府在北京南苑建立中国第一所航空学校。1915年,孙中山在日本创办“中华革命党飞行学校”。后来,他在广州领导革命政府期间,设航空局,办航校,成立飞机队。1920年以后,东北三省和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的军阀,陆续组建航空部队。1928年,南京国民党政府设立航空署,尔后逐步收编各省军阀的航空部队,建立了统一的空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及其主席毛泽东于1949年 7月决定建立的。但是,早在北伐战争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已有一批共产党人学习和从事航空事业。抗日战争时期,又有40多名干部组成航空队,在新疆学习航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6年在东北建立了第一所航空学校,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培训了一批飞行干部和技术干部。1949年11月11日,空军正式成立。空军在陆军的基础上,以陆军调来的建制部队和优秀指挥员以及东北航校的人员为骨干,吸收一批知识分子和原国民党航空技术人员参加,先办航校,后建部队,在短期内获得迅速发展。1949年12月~1950年1月,建成第一批航校。1950年6月,组建第一个由歼击、轰炸、强击航空兵团组成的混成旅。9月,组建第一个空降兵旅(伞兵旅)。随后,陆续组建歼击、轰炸、强击、侦察、运输等航空兵师、团和新的院校,成立各军区空军领导机关。1957年,防空军与空军合并,空军增加了高射炮兵、雷达兵等兵种。1958年,组建了地空导弹部队。从50年代中期开始,空军用国产飞机装备自己。到60年代中期,主要装备全由本国制造。空军发展成为装备比较现代化的多兵种合成军种。在初建过程中,空军就担负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防空,以及进军西藏的空运空投等任务。1950年12月~1953年7月,大批飞行人员和其他人员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在抗美援朝作战中,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交通运输、保卫重要目标和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等任务,共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为人民空军建设提供了经验,培养了干部。1955年春,空军与陆、海军联合进行渡海登陆作战,解放一江山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时刻保持高度的战斗准备,在防空作战中,共击落美国和国民党空军对大陆进行侦察、袭扰的F-86、RF-101、P2V、RB-57D、U-2、F-4B等型飞机99架。空军还参加和遂行了科研试验、空运空投、抢险救灾、飞播造林等任务,为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现状和发展趋势  80年代初,世界上有120多个国家建立了不同规模的空军。根据装备和任务,一般区分为若干兵种或部队。如苏联空军分为远程航空兵、方面军航空兵和军事运输航空兵。美国空军下属战略空军司令部、战术空军司令部、军事空运和航天等部队。空军部队的编制序列,有的是集团军、军、师、团、大队、中队,有的是航空队、空军师、联队、中队。随着飞机的机动性、机载制导武器和火力控制系统的不断改进,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空军的装备越来越现代化,其打击能力、生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越来越强。由于装备技术的进步,空军各兵种的作用和能力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歼击航空兵的全天候作战能力和机动性显著提高,空战武器由航炮为主转为空空导弹为主,并且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对地攻击能力,不仅是空中交战的主要力量,也是对地突击的重要力量。一些国家以歼击轰炸航空兵取代了强击航空兵,有些国家的航空兵还发展了垂直/短距起落飞机和武装直升机,构成未来战场上支援地面军队作战的空中突击力量。轰炸航空兵中,战术轰炸机逐渐淘汰,战略轰炸机有所发展,并装备了远程空地导弹和巡航导弹,可以不进入敌防空火力范围即对目标实施突击,能有效地遂行更多的战略任务。运输航空兵装备了载重量大、航程远、能在简易机场起降的大型运输机,提高了远程空运重装备和大量军队的能力,成为保障军队机动和实施空降作战的重要力量。不少国家的空军还发展了各种侦察机、空中加油机、电子对抗飞机、预警机,从而使其侦察、远程作战、电子对抗和预警指挥的能力得到显著加强。
  空军在现代国防和现代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国家都根据国力可能、战略需要和工业水平来建设空军。发展的重点是增强与陆军联合作战的能力、空战能力和防空能力。美国和苏联为保持战略进攻手段的多样性,还将增强战略轰炸机部队的力量。各国将不断改进装备和体制编制,提高部队的训练水平和作战能力,以期在战争中有效地使用和发挥空军的威力。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