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特提斯海 |
释义 | tetisihai 特提斯海(卷名:地质学) Tethys 北方劳亚古陆和南方冈瓦纳古陆间长期存在的古海洋。1893年奥地利地质学家E.修斯创用特提斯一词,其源于古希腊神话中河海之神妻子的名字。由于类似其残存的现代欧洲与非洲间的地中海,故又称古地中海。 1885年,德国地质学家M.诺伊迈尔根据欧亚大陆南部和非洲北部侏罗纪和早白垩世热带、亚热带海生动物群,认为曾存在一个近东西向中生代赤道海洋的设想,称之为“中央地中海”。奥地利地质学家E.修斯在19世纪60年代就已注意到阿尔卑斯和喜马拉雅之间中生代(特别是三叠纪)动物群的密切关系。1893年,修斯将“中央地中海”改称为“特提斯”,认为是一个广阔的深海区。 板块构造学说提出后,一般将这一海区称为特提斯洋,代表南北两大陆间具洋壳基底的海洋及其两侧大陆边缘不同深度的海域。同时,根据发展历史和位置的不同,将三叠纪以来发展起来的特提斯洋,与古生代的“古特提斯洋”区分开来。 古特提斯洋,也称“第一特提斯”、“永久特提斯”或“古生代特提斯”,对其范围大小,尚有不同认识。一些学者根据奥陶纪以来,海生生物分区逐渐明显和晚奥陶世西冈瓦纳大陆的大陆冰盖及外围的冰海沉积未达到中南欧以北等现象,认为在中南欧一带存在古特提斯洋,古生代晚期,随着劳亚大陆与冈瓦纳大陆相接,这一洋区闭合。另一些学者考虑到尚未发现真正的洋壳物质,认为这一海域属于古欧洲大陆范畴;也有人认为应属于冈瓦纳大陆的边缘海区,称之为“中欧洋”。古特提斯洋东段,其主体大致自伊朗和阿富汗北部,经中国西藏喀喇昆仑山和澜沧江,转入中南半岛。有人认为,中国昆仑山、秦岭和祁连山地区也都属于古特提斯洋范畴。古特提斯洋东段地质经历比较复杂,不同地区洋壳形成的时代不同,规模也不尽相同。晚三叠世或侏罗纪时,随着冈瓦纳大陆边缘碎块(土耳其、伊朗中部、冈底斯、缅甸掸邦等地块)向北漂移并和劳亚大陆拼合,这一可能自前寒武纪晚期(震旦纪)即已出现的古洋区已经消失。 三叠纪开始出现的特提斯洋,有人称为“新特提斯洋”或“中生代特提斯”,位于古特提斯洋以南,分布于现代欧洲南部(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亚平宁山、喀尔巴阡山)和非洲北端、小亚细亚、伊朗南部、中国西藏南部、中南半岛西部和印度尼西亚一带,与古太平洋相通;西端可能包括中美洲加勒比地区。其原始延展方向亦大致近东西向,西段窄,东段宽。在西段,这一洋区在海西期褶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在东段,由冈瓦纳大陆的边缘海区进一步扩展形成。 早、中三叠世时,特提斯洋区开始下陷,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时,洋区进一步开裂,以蛇绿岩套为代表的洋壳开始形成,但其范围与早、中三叠世时不尽一致。侏罗纪中、晚期至早白垩世时,洋区普遍强烈沉降,大洋扩张,内部构造分异和岩相厚度变化明显,原有的碳酸盐台地崩塌,洋壳继续形成。白垩纪中期,由于大西洋扩张和印度陆块向北漂移,特提斯洋开始萎缩。早第三纪特提斯洋大部封闭,逐渐上升为高峻的山系,局部残留了一些内海(黑海、地中海和里海西部),直至现代。 关于中美洲加勒比地区,诺伊迈尔和近代一些学者都认为属于特提斯洋的一部分。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加勒比地区(连同中部大西洋)与特提斯洋除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具有相同的发展历史外,并无整体联系。 此外,有些学者认为晚侏罗世的特提斯洋是由几个小型洋盆连通而成、由西向东是加勒比特提斯、中部大西洋、柏蒙-利古洋(南欧)、大洋特提斯和澳大利亚西北边缘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