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蜀洛朔党争
释义 Shu-Luo-Shuo Dangzheng
蜀洛朔党争(卷名:中国历史)
  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变法派,是由多种政治力量暂时结合而成,在击逐变法派的同时,内部掀起了具有地方色彩的派别斗争,这就是“蜀洛朔党争”。洛阳人程颐以布衣之士为司马光、吕公著汲引至政府,并以崇政殿说书之职担任宋哲宗的老师。对这个十岁的小皇帝,程颐“每以师道自居”,除灌输儒家正统思想,还要小皇帝不近酒色,连司马光等也觉得未免过分。司马光死后,朝臣们借朝贺大赦的机会,去吊唁司马光。程颐认为不可,说:“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哪能“贺赦才了”就去吊祭!人们不同意这种迂腐之论,而苏轼讥笑说:此是枉死市上叔孙通制订的礼,而不是孔夫子的礼。众人无不哄然。程颐的弟子朱光庭、贾易等所谓洛党,借口苏轼在策问中提出效法“仁祖之忠厚”则官吏们偷惰不振,效法“神考之励精”又使官吏们流于苛刻,借以攻击苏轼诬蔑宋仁宗赵祯不如汉文帝刘恒、宋神宗赵顼不如汉宣帝刘询,应予治罪。蜀人吕陶、上官均亦即所谓蜀党,不肯坐视苏轼所受排击,上章论列朱光庭借机为程颐泄私忿。无所偏袒的范纯仁也觉得朱光庭的奏章太过分;而侧身于朔党的王岩叟则支持程颐。洛党和蜀党积不相能的结果,苏轼离开了政府,程颐也罢崇政殿说书。两党两败俱伤,以刘挚、梁焘等北方人为首的朔党控制了政府,成为司马光保守派的真正继承者。随后,朔党又同吕大防发生矛盾,权势之争,愈演愈烈,而一些投机分子如杨畏之流又交斗其间,政治局面更加混乱,最后经受不起以章惇为首的变法派打击,完全垮台。
  参考书目
 漆侠:《王安石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9: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