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格式塔心理学
释义 geshita xinlixue
格式塔心理学(卷名:哲学)
Gestalt psychology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德国形成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强调意识的整体组织性,反对把意识分析为感觉元素。“格式塔”是德文 Gestalt的音译,有结构、形状、完全或整体的意思,所以也有人把格式塔心理学意译为完形心理学。
  1890年奥地利学者 C.von艾伦费斯(1859~1932)最初使用“格式塔”概念,但他并没有提出系统的理论。格式塔学派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M.韦特海默(1880~1944)、W.柯勒(1887~1967)、K.考夫卡(1886~1941)。韦特海默于1912年发表的论文《关于运动视觉的实验研究》,被认为是这个学派创立的标志。1921年他们创办了《心理学研究》杂志,作为这个学派的正式刊物。
  格式塔学派反对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把意识分析为经验元素,但不反对研究意识;它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把行为分析成 “刺激──反应” 基本单元,但不反对研究行为。它认为心理学的对象作为完整单位的直接经验,是不加控制和分析就能自然而然观察到的完整的现象,即格式塔。在研究方法上,它并不一般地反对内省方法,而是反对把完整的意识现象作为人为的元素加以分析的内省方法。它强调在特定控制条件下的自然观察方法,即所谓现象主义实验法的作用,并运用这种方法研究知觉、记忆、思维、学习等各种心理现象,尤其是对知觉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这些研究都证明存在着格式塔现象。格式塔学派强调心理、意识活动的整体性和现象性,主张每一个格式塔现象都是一个完整的结构系统,它的性质不能由任一个别元素或组成部分说明,认为各部分的性质和意义都取决于整体。这种以现象形态存在着的格式塔,无须分析即可从直接经验中得到。在心理和大脑的关系问题上,这个学派还提出所谓同形论,认为经验到的格式塔的空间秩序结构和作为基础的大脑过程分布的机能秩序总是同一的。
  格式塔学派常常利用现代物理学中有关场的观点论证其整体性理论。它的另一代表人物 K.勒温 (1890~1947),在场论基础上又利用拓扑学、向量学的基本原理,试图建立能进一步说明和发展格式塔理论的数学模型。他提出的所谓“拓扑心理学”扩大了格式塔学派的研究领域,更多地涉及有关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的问题。
  格式塔学派为强调心理现象的完形性,而把完形看成是非历史的、先验的,这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但在一些具体的心理学问题的研究上,这个学派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如对似动知觉、创造性思维、顿悟学习和人格问题的研究等。目前在西方心理学中,这个学派已经解体,但它的成果对于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艺术心理学以及科学哲学等领域仍有一定的影响。
  参考书目
 K.考夫卡著,傅统先译:《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商务印书馆,上海,1937。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