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漕运
释义 caoyun
漕运(卷名:交通)
  中国历代政府将所征粮食由水路(间或有陆路)运往京城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早在秦、汉,中国史书上就有关于漕运的零星记载。隋唐以后,漕运逐步形成了一种经济制度,延续一千多年,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和政治起过重要的作用。
  中国江南地区自4世纪起逐渐发展成全国的粮仓。但中国的政治中心一直还在北方,许多朝代先后建都于长安(今西安)、洛阳、汴京(今开封)、大都(今北京)。为了把南方农民所缴纳的田赋,即提供的粮米实物运到北方以供养王室、官员和军队,因而举办漕运。漕运的水道有河道和海道两种。
  唐宋漕运  唐宋时代的漕运是把今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的米粮运到黄河,再转入洛水,运到洛阳。唐初每年运粮不过 100万石。洛阳以西黄河段有三门峡之险,靠陆运到关中,工费艰巨。漕运历经裴耀卿和刘晏的改革,实行分段运输的“转般法”,漕船(运粮的帆船)从江淮到汴口(即汴河从黄河分流之处)即回,再由官府雇船载运,由黄河转入洛水,再水陆兼运至关中。分段接运,储入仓库,使“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运粮最多时可达110万石。自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开凿开元新河通关中的渭水或广通渠,漕船才能直达长安。这个时期年运输量最多可达400万石,但是这个局面没有能维持多久。
  宋朝时,官僚机构庞大,养兵最多,对粮食的需要量很大。汴京与江淮间的路程比唐代长安与江淮间的路程几乎缩短一半,而且由淮入汴,河道无阻,漕运量每年以600万石计,最多可达800万石。漕运制度也采取分段运输的转般法。每年漕米分别运到真(今江苏仪徵)、扬、楚(今江苏淮安)、泗等州的转般仓,待三、四月运河水涨时再运往汴京,而以仓存粮米作调剂。
  元代漕运  元朝建都大都(今北京),在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曾多次对大运河进行开发整治,使南从杭州北到大都都有水道相联,承担漕运的任务。但因会通河流经山东,地势较高,水量不足,时有阻断。元朝初年,同时开始开辟海道,以利漕运。至元十九年(1282年),朝廷命朱清、张瑄监造海船,招募漕丁,实行海运。漕船沿海岸航行,比较费时。至元三十年(1293年)深入外海,其路线是:从刘家港(今太仓浏河)至崇明岛,然后去黑水洋(即黄海外)到山东半岛的成山角,达菜州湾,直达沽口。沿此路线顺风十天就能到达。元朝以海运为主,岁漕米从100多万石上升到300多万石。但海运艰险,每年都有漕船遇难,平均要损粮十多万石。
  明清漕运  明初迁都北京,也采用海道运漕粮,岁漕约100万石,建百万仓于直沽,筑城天津卫,以漕兵万人戍守。永乐九年(1411年)致力于重开大运河,重点在济宁到临清一段的会通河。永乐十三年(1415年)开清江浦河道。自此运河复通,海运即告停顿,漕运专由河运负担。这时行驶在运河线上的漕船有几千艘至万艘以上。永乐十三年罢海运粮,命陈瑄于湖广江西造平底浅船3000艘,以利河运。木帆船一般能装载一百石至几百石米粮,大型木帆船可运千石以上。终明朝岁漕米约200~300万石,至崇祯初年运输量为年400万石。
  清建都北京,漕粮岁征额400万石,并设漕运总督驻淮安。清朝中叶,会通河时有阻断,漕运不便,于是道光五年(1825年)以官督商运,又举办海运,于上海设海运总局,雇商船转漕至天津,交官验收,然后用驳船运至通州。漕粮由平底海船海运为主,并逐渐改征折色,即折合银两随田赋上缴,减少运粮。同治十一年(1872年)改由招商局运漕粮后,河运大为减少。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漕粮全部改用机动船和铁路列车运输。辛亥革命后漕粮全征折色,从此漕运始告结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9:3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