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犯罪
释义 fɑnzui
犯罪(卷名:社会学)
crimes
  一种违反法律的越轨行为。与其他越轨行为相比,犯罪有如下3个特征:①对社会具有严重的危害性;②触犯了法律;③必须受到惩罚。
  犯罪的类型  西方社会学将犯罪主要归结为如下类型:①常规犯罪。指诸如谋杀、强奸、抢劫、暴力攻击等常见的侵犯人身与财产的严重犯罪。②白领犯罪。指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进行贪污、欺诈等经济犯罪。③有组织的犯罪。诸如开赌场、开妓院、贩毒品等较大规模的、以提供某种“服务”为伪装的犯罪。这类犯罪的对象不是以受到侵犯或损害为特征,社会学家称之为“无受害者犯罪”。④政治犯罪。指谋反、暴动、行刺领导人等与国家政权相关的犯罪。⑤青少年犯罪,即未成年人的犯罪。在中国现阶段,犯罪大致可分为:①反革命罪;②危害公共安全罪;③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④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⑤侵犯财产罪;⑥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⑦妨害婚姻家庭罪;⑧渎职罪。
  犯罪原因  人们曾从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对犯罪原因加以探讨,并作出种种解释。人们对生理因素与犯罪的关系虽然作了许多研究,但至今还没有一个因素被证明是犯罪的根本原因。在心理学方面,奥地利精神病学家S.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对犯罪作了较深入的探讨。他认为,犯罪是受挫者爆发出来的侵犯行为。有的学者用标定理论来解释犯罪现象,认为犯罪就是被社会贴上此种标签的行为。社会学通常从社会环境方面寻找犯罪的原因。如法国社会学家É.迪尔凯姆用社会变迁中的“失范”解释犯罪;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用追求目标过高和机会、手段过少来解释犯罪;还有一些学者用亚文化解释犯罪,认为犯罪者多有长期接触“犯罪亚文化”的经历。
  犯罪的预防与治理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犯罪的预防与治理,其措施包括立法、改革教育、完善社会保障系统、设立专门研究机构以及对青少年罪犯采取特殊司法程序等。中国不少社会学者提出应对犯罪加以综合治理,即将全社会力量动员、组织起来,充分运用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思想、道德和行政等有效手段,打击犯罪,改造罪犯,挽救失足者,消除犯罪原因,预防和减少犯罪。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2: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