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水银电解法 |
释义 | shuiyin dianjiefa 水银电解法(卷名:化工) mercury cell electrolysis process 一种电解方法,利用流动的水银层作为阴极,在直流电作用下使电解质溶液的阳离子成为金属析出,与水银形成汞齐,而与阳极的产物分开。在氯碱工业中,利用水银电解槽电解食盐水溶液,生产高纯度烧碱(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首先于1897年在英国柴郡的朗科恩和美国实现工业化生产。 水银电解槽工艺流程 水银电解槽由电解器、解汞器和水银泵三部分组成(见图), ![]() 特点 ①可在较高的电流密度下运转;②不需蒸发,直接生产50%或73%人造丝级高纯度烧碱(含氯化钠在50ppm以下);③电耗较高;④需用固体食盐作原料;⑤汞的流失会造成环境污染。现代水银电解槽一般在8000~15000A/m2电流密度下运转,最大电流负荷达450kA。电流效率为96%~98%;汞齐含钠量为0.2%~0.5%(质量)。淡盐水的浓度为260g/l左右。水银电解法要求高纯度的盐水,杂质中镁(最大1.0ppm)、钙(最大10ppm)和铁(最大0.1ppm)的含量均应严格控制,重金属钒、钼、钛、锰、钨等的总量应小于0.01ppm,以防止产生不易流动的高汞齐(或称汞渣)。若阴极水银薄层破裂,则裸露的钢底板上会生成氢氧化钠并放出氢气,与阳极生成氯气构成爆炸混合物。 水银法氯碱厂多数以精制盐作原料。有的氯碱厂既有隔膜法生产装置,又有水银法生产装置,特点是利用隔膜法碱液蒸发器分离出来的优质回收盐,供水银法使用。 除汞措施 水银电解法生产的产品氢氧化钠与氢气以及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中均有少量水银,为了减少流失,避免污染环境,通常采取以下除汞措施:①解汞器出来的氢气经冷却,再经螯合树脂吸附,氢气中汞含量约可降低到1μg/m3以下。②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银微粒经活性炭层的两级过滤处理,汞含量降到0.01ppm以下。③含汞废气在填充塔内,用含有游离氯的盐水喷淋,使气流中挟带的汞形成络合物而被除去,必要时再经螯合树脂处理,直到合格后排空。④含汞废水闭路循环,根据清洁程度分别用于分解钠汞齐或溶盐。必须外排的含汞污水用螯合树脂与活性炭吸附净化。⑤淡盐水脱氯时,保留一定量的游离氯,防止淡盐水中的水银形成不溶物而混入盐泥。⑥含汞的废橡胶、解汞器内失效的石墨粒、螯合树脂以及含汞污泥等固体物,均经次氯酸钠溶液萃取,使所含水银成为可溶状态的络合物加以回收;剩余的含汞固体物有时再经干馏回收水银,或加入水泥和硫化钠制成不溶性块体。经过除汞措施,生产每吨氢氧化钠耗汞量约在4g以下,符合环境保护条例的要求。 现状和展望 水银电解法具有一定的优点。80年代初,水银电解法在世界氯碱工业生产能力中约占42%。现有的水银法氯碱装置,大多数在积极控制水银流失的条件下继续采用,一部分则将改造为离子交换膜法装置。新建的氯碱厂一般不再采用此法。日本政府于 1986年6月前全部转换为其他方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